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高水平谱写均衡富庶发展的新城篇章 ——访新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彬
2021-03-09 08:51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记者 徐 昊 通讯员 吴利君

□打造均衡富庶发展的最佳典范·“一把手”访谈系列


  【奋进2021】

  开局就要奔跑,起步就是冲刺。连日来,新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彬正在马不停蹄地走访辖区各家楼宇企业,了解企业运行状况,做好企业日常服务,确保楼宇经济平稳发展。

  “从区委九届十次全会、区三级干部大会到刚刚闭幕的区两会,为秀洲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坚定了新城街道的发展目标和信心。我们要鼓足干劲,咬定目标狠抓落实。”对于今年新城街道的奋进之路,张彬踌躇满志。

  接下来,新城街道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3641”总体工作部署,以当好高新区发展的新城组团为主线,始终保持奋进姿态、创造性张力,推动各项工作全面争先。全年,街道将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取得显著增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更高水平谱写均衡富庶发展的新城篇章。

  张彬表示,2021年是推动新城街道蝶变跃升、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眼下,街道已锚定“1234”总体工作布局,即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城市街道发展,开展“服务发展年、团队建设年”活动,推动辖区城市品质提升、社会治理赋能、公共服务提质,并按照区委、区政府总体部署要求,全力开展“四季争先”专项竞赛,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

  具体来说,今年街道将如何做好各项工作?张彬表示,新城街道将聚焦营商环境,激发服务发展新动能。做好育强文章,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0家,引进生产性服务业大项目两个以上,引进优质楼宇项目15个。全力打造以建筑业产业链、电子商务、智能科技为主的三大产业特色楼宇平台,以及灵活用工产业园和中国(嘉兴)跨境电商综试区集聚区两个特色产业园;做好招引文章,围绕跨境电商大平台、大企业做好招引工作,加快重大项目跟踪落地;做好服务文章,优化“企业服务直通车”平台建设,大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环境。

  新城街道将聚焦环境品质,打造“城市客厅”新形象。全力推进品质提升,配合做好“两路两园一中心”、江南摩尔商圈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实施中山路、洪兴路立面改造项目。启动城市有机更新,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全面落实精细管理,构建“智慧停车”体系,改善辖区交通环境;全域开展生态治理,全面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创建项目,落实落细垃圾分类工作,探索“小绿桶”“撤桶建箱”等多种运营模式,力争垃圾分类走在全市前列。

  新城街道将聚焦平安建设,争当区域治理新标杆。做深平安建设,持续开展“反诈人民战争”,着力抓好“交通安全大会战”,推进街道矛调中心建设,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做实基层治理,构建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建设,破解小区治理难题,依托“大党委”,借力“一编三定”,提升小区治理能力;做优平台集成,用好“智慧新城”监管系统平台,融合微嘉园平台,为基层治理赋能减压。

  新城街道还将聚焦社会事业,满足居民群众新期待。增强民生福祉,力争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99.9%,着力推进中山花园小区10个单元楼加装电梯工作;提升公共资源,开展全省“四星级”食安办创建,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完善病媒生物防制社区(村)自治;推进文明建设,做强“同心盟”示范效应,推动精品文化建设。用活用好智慧书房、综合文化站等阵地资源,推进睦邻文化建设。

  【回眸2020】

  2020年,新城街道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坚持“两手抓、两战赢”,在极不平凡的一年交出了一份群众满意的高分答卷。

  过去一年,新城街道立足“定产业、搭平台、强招商、优服务”方针,大力发展三产经济。全年新增入驻企业面积4.36万平方米,楼宇平均入驻率80.2%;新注册市场主体3798家,累计注册内资19.41亿元;引进服务业大项目1个,完成营业额超过2000万元。同时,灵活用工产业园和中国(嘉兴)跨境电商综试区集聚区两个特色产业园的建设不断提速推进。

  在“打造高品质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理念的引领下,新城街道还积极开展城市品质提升工程。辖区佳园路等7条道路绿化带、人行道提升改造完成,蓬莱路等8条道路店招的立面改造完成,中心街区形象进一步提升;“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全域推进,治水治气治废工作得到进一步落实,垃圾分类工作各项数据领跑全市。

  为补齐民生短板,新城街道还扎实办好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嘉兴秀湖实验幼儿园、木桥港便民服务点改造等项目持续落地,使辖区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得到全面提升。


标签: “一把手”访谈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