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玩转秀洲 > 印象里
栖真老集镇上的麟湖桥
2024-04-17 10:05 来源: 撰文

  ■文 邵洪海 摄影 干根华 夏 松 整理 张佳丽

  秀洲地处杭嘉湖平原,属水乡泽国,以大运河为主轴的水网沟通南北,横亘古今。

  水乡桥多。秀洲现存的古桥有100多座,从被列入全国文保单位的长虹桥,到反映地方风貌的鱼池汇桥,再到勾勒历史记忆的国界桥,都依然在时间的风化中,传承着厚重的运河文化和江南古桥文明。

  麟湖桥在栖真老集镇上,跨市河青龙港,南北向,是镇上仅存的两座石桥之一。

  泊车在栖真寺前,往东穿过一个新建的门洞,就是老街朝南埭的房屋。屋前有一排廊棚,雨天遮雨,晴天遮阳,给行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这廊棚我前几年来的时候还未曾见,应是后来补建的,但其实这种建筑形式在过去的集镇上较为常见。在廊棚的尽头向左拐,有一家批发啤酒的商店,商店门口正对着一座水泥桥,问商店的老板,他说这叫“人民桥”。走上人民桥,便可见掩映在一棵构树后的麟湖桥的身影。

  这样的构树在水乡随处可见,大多种在桥边或河埠边。夏天时,构树上的果子红艳艳的,扑通一声掉落在水里,引得鲦鱼兴奋地围着乱啄。

  麟湖桥是三孔梁式石板桥,桥面由4块条石并排组成,每块条石宽约50厘米。看文保资料,主桥面的长度有13.5米。桥两侧分别有7级台阶,其中北桥堍还有一级转弯的台阶,别的石桥很少有这样的。应是桥北的路不够宽,才想出了这样的法子。桥正对着一户人家,这家的院门上挂着一面镜子,桥边的河埠旁还插着一面红旗。桥东、西两边各有一副桥联,西联应该是对造桥者的赞颂:“七十岁康强功程独建,千万人来往利益常叨。”这位70岁的造桥人不知是谁,未见记录。

  麟湖桥之名来自前方的麟湖。麟湖,因传说有麒麟出没而得名。有一年,我和曾经担任过马厍乡乡长的李惠忠先生在南官荡寻访。他告诉我,当年湖荡开发时,发现泥里有鹿角,跟树杈一样,分属好几头鹿,他是亲眼看到的,只是后来这些鹿角被送到嘉兴博物馆去了。史念先生曾说,这里原本是太湖沼泽地带,这鹿角应是千年前的遗物。这长着树杈一样角的动物应是麋鹿吧,古人把它当成麒麟,奉为祥瑞,极有可能。

  麟湖分为东、西两湖。东麟湖俗名“六百亩荡”,西麟湖俗名“千亩荡”,又分为东、西千亩荡,两荡中间以一条细若柳腰的弹花港(串港)相连。麟湖的实际面积有1500亩左右,周边还分布着很多小型湖荡。《嘉兴市志》载,这些湖荡原本是古太湖的一部分,因泥沙长期淤积,高处渐成陆地,低洼处则被分隔成大小不等的湖荡。

  麟湖桥所在的栖真老集镇就在西千亩荡北岸,沐千亩荡之风,造桥人取此名估计也是想沾一些祥瑞之气吧。

  麟湖桥北侧是当地的老茧站。房屋为两层砖混结构,坐北朝南。多年前,老茧站里曾展陈过袁谷人先生的画作,那时袁老尚在世。

  袁谷人原是桐乡永秀人,因家庭出身,避居栖真马厍。他一生刻苦作画,尤以版画著称,曾获中国版画界最高荣誉奖——鲁迅版画奖。他创作的以水为主题的作品颇多,或者也可以这样讲,他的作品或多或少与水有关。他所生活的马厍,属嘉兴北部,四处分布的湖荡多如繁星。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他受到了水的滋养。

  千亩荡离马厍仅9里,我猜他会经常到那里写生。我和袁谷人老师算是半个同事,我供职于秀洲区文化馆时,他已经退休多年,但有时举办退休人员活动时会遇到他,每次都能见到他腼腆的笑容。后来知道他当过兵,就更惊奇于他脸上柔软的笑纹——也许与他见多了水有关。

  从麟湖桥畔走过,还能到栖真的另一个画家缪惠新的家里。缪惠新是我现在的同事,我有一篇长文《描绘生命的人》,详细记述了我对他及他画作的理解。在作画之余,他一直保持着诗人的性情,早年也写诗。除了画画,他还在乡村里铺路,给孤儿联系学校和资助人,助他们顺利就学。我成为他同事后,经常看到他帮助栖真寺筹划修缮事宜。为此,他四处做工作,争取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有一回,他拿了一副对联给我看,这是栖真寺寺门外一个亭子上用的,是他用心一笔一画写成的。他常和我说,最终他要回到这方水土上栖真养道,养他的画。

  传说麒麟出没的地方,其环境也养人。栖真出了很多画家、作家,这些人也许都曾经在麟湖桥上漫步过,麟湖桥是联结他们的纽带。 

标签: 责任编辑:姜文豪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