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玩转秀洲 > 印象里
乡乡通公路
2024-01-11 09:21 来源: 撰文

  1989年1月,新桃公路胜利通车

  【编者按】

  1983年7月,嘉兴撤地建市,明确原嘉兴市辖区分设城区、郊区,郊区正式设立。1999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郊区更名为秀洲区。

  如今,秀洲已从当年的郊区成长为高质量高颜值的嘉兴城市副中心。我们梳理了建区以来的一些大事要事,推出专栏“秀洲往事”,展现秀洲的沧桑与巨变。

  虽然我们知道,相对于这些年秀洲的变化来说,这些只是片段中的片段、瞬间中的瞬间,但我们仍努力将它们一一呈现,为的是提供一个模板,或者一个缩影、一个开始、一个线索,让您可以由此构建起一个属于您自己的秀洲记忆、秀洲故事。

  ■图片、文字来源 秀洲区传媒中心 秀洲区档案馆

  “你看看,现在这一条条路,多干净多平整,路边的绿化郁郁葱葱,就像车子开在了公园里。”

  ——王江泾镇居民 项维

  “以大投入推进大建设,大项目推动大发展。用于农村公路改造提升的投资规模以及建设的里程数都是空前的,秀洲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得到提升。”

  ——秀洲区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主任 杨建良

  要致富,先修路!城乡发展,交通先行!

  40余年的发展变化,对秀洲人民而言,感受最深的或许就是脚下这条路的变化。

  刚建区时,除了320国道和07省道沿线几个乡镇还有新塍镇通公路外,郊区大部分乡镇都不通公路,更不用说公路到村了。修公路、通汽车,成为当时老百姓的迫切愿望。要想富,先修路,也是郊区上下的共识。

  “去趟乡里就相当于‘出远门’了,有的村民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进过城。”在王江泾镇居民项维的印象里,建区之初,区里交通条件很差,路很少,别说出嘉兴城了,就连从城区到王江泾也只能依靠轮船,一个来回就得“搭”进去两天时间。

  “晴天满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样的形容在那个年代并不夸张。彼时的农村道路还是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机耕路,有干道有支道,就像是大地的骨架。虽然主干道铺上了砂石,但还是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大人小孩外出都得穿上雨鞋,裤腿挽得老高,深一脚浅一脚地蹚泥巴。

  建区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秀洲的公路建设迎来高潮,脚下的路开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5年4月16日至17日,郊区政府专门召开乡村道路建设工作会议。会议提出,要抓住群众修筑乡村道路的迫切要求和愿望,积极努力,量力而行,扎扎实实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实现3年内三分之二的村通上水泥路的奋斗目标。同年4月30日,区政府发出《关于加快乡村道路建设的决定》。

  从1985年到1993年,郊区坚持人民道路人民办的方针,积极向上争取,发动群众参与,鼓励单位个人资助捐助,先后修通嘉兴到王店、建设,新塍到洛东、桃园,嘉兴到余新、凤桥,双桥到虹阳,新丰到竹林、净相,王江泾腾云到栖真、油车港等多条公路。

  1993年,秀洲交通发展史迎来了一个重要分水岭。以王江泾为起点,分别通往田乐和南汇的两条乡村公路11月8日正式通车,至此嘉兴郊区实现乡乡通公路。

  王江泾至荷花、田乐、南汇公路是郊区乡乡通公路的最后站点,全长18.20公里,分两路向郊区北片延伸,其一是王江泾至田乐,全长10.31公里;其二是荷花建有村至南汇,全长7.89公里。这两条公路的建成,彻底改变郊区落后的局面,为繁荣郊区北片的经济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在公路建设中,共建成大小桥梁20座,路基土方15.3万立方米,总投资为818.8万元。1992年建成的横跨大运河的北虹大桥是整个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性工程,此桥跨度144.68米,桥面宽8米,为全市乡镇公路建设中最大桥梁。

  乡乡通公路,从双脚丈量到抬脚上车,老百姓脸上的笑容又多了一分灿烂。

  农村道路虽然是“毛细血管”,却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正因为如此,秀洲提升农村道路建设水平的努力从未间断。2003年,秀洲区大力实施“乡村康庄工程”。2005年,在全省率先实现等级公路通村率、路面硬化率“双百”建设目标,形成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网。从2003年到2017年,秀洲区可通车公路总里程从781公里上升到1120公里,增加了43%。公路密度约为每百平方公里205公里,约为全省平均值的1.75倍,公路总里程数和路况水平都得到极大提升。

  为了让农村公路成为最亮丽的风景线。从2014年开始,秀洲区又先后开展了两轮农村公路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公路建设、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路域环境、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同时,实施桥梁改造、公路大中修、亮化工程,探索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新模式,切实提升农村公路通行水平。截至2019年,共实施乡村道改造提升482公里,桥梁改造305座,完成公路大中修184公里,亮化工程351公里,其中国、省、县道亮化率100%。

  “以大投入推进大建设,大项目推动大发展。用于农村公路改造提升的投资规模以及建设的里程数都是空前的,秀洲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得到提升。”在交通条线工作了20多年的秀洲区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主任杨建良认为,路蕴含着新机遇,昭示着大发展。

  由少到多,由线成网,从当初的砂石路到如今的沥青路,一条条公路铺到了百姓家门口、铺到了田间地头……建区40年来,公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秀洲人的生活。路修通,人们的生活空间无形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走向广阔精彩的世界;车畅行,城乡一体化公交客运、出租车等多种出行方式的呈现,为百姓出行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交通也在改变着一个区域发展的大格局。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秀洲在不断变“小”,一级公路通镇(街道)、三级公路通中心村、等级公路村村通达的公路网体系基本形成。与此同时,秀洲也在变“大”,当前秀洲正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能级跨越。结合市域快速路网络,秀洲重点实施“一环五射”快速通道,以524国道作为城市外环线,将5个镇全面纳入主城区发展,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建设东方路、东升西路、桐乡大道、城南路接嘉海公路、07省道5条快速路射线,有序推进“西进北延南拓东连”的城市发展战略。

  如今,打开秀洲交通图,一条条交通通道,构筑起城市发展的骨架,打通了东西、拉近了南北,内畅外联的“大交通”格局跃然纸上。 

标签: 责任编辑:姜文豪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