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文化娱乐
非遗灯彩,“亮”起秀洲年味!
2024-01-31 09:51 来源: 撰文

  ■文 周家伊 整理 张佳丽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闹元宵,到新塍。秀洲区新塍镇“鳌山灯会”以赏灯祈福为主题,始于清代。现在,脱胎于“鳌山灯会”的元宵民俗文化节成为不少人闹元宵的好去处,每到这时,各式美轮美奂的花灯将新塍装扮得绚烂非凡,其中最吸引人注意的莫过于省级非遗项目——纸凉伞灯彩。

  临近年关,为“鳌山灯会”准备的纸凉伞灯彩正在紧张制作中!

  走进纸凉伞灯彩非遗传承人陈渊明的家,两把纸凉伞灯彩已经快制作完成,其中一把正在调试。“这把马达动力不够足,转不起来,到时候还得换一个。”蓝印花布的底下是6个伞面,共18幅画,画着18位神态各异的古代仕女。如今的纸凉伞灯彩内置马达,伞柄上的电灯通过提前沿着画作细节刺好的小孔,在旋转的过程中将伞面上的图案清晰映射。

  “早先的纸凉伞灯彩倒不是这样的,伞里面会站一个人,全靠人力,所以这个伞看起来比普通的伞要大一点。”陈渊明一边调试着纸凉伞灯彩,一边介绍着它的故事。

  据《新塍镇志》记载,纸凉伞灯彩源于新塍鳌山灯会,一说清朝便已有这样的手艺,但有确切记载的历史是在民国14年,即1925年。每逢鳌山灯会时,当地就会安排一人手撑纸凉伞灯彩,伞内点上蜡烛在前面引路,带领香客围着新塍古镇转一圈,祈福当地五谷丰登。由于工艺要求高,制作费用不菲,那时候的纸凉伞灯彩只在镇上开展迎神赛会、鳌山灯会等大型活动时才会出现。

  纸凉伞灯彩工艺有着精巧细致的制作流程。制作一把纸凉伞灯彩从画伞面开始,题材有山水、花卉或人物等,由画师将之画在宣纸上,“仕女图比较多,不过我比较喜欢画一些故事,像四大名著里面的那些,看起来也比较有意思。”陈渊明说。据陈师傅介绍,最开始的纸凉伞灯彩伞面还是传统的油纸,后来才慢慢演变为在宣纸上作画后粘贴到油纸上,进行托裱。

  裱画后再沿着图案刺孔,孔眼要均匀,且不能离开图案乱穿花纹。“要刺哪里、刺孔的力道、每个孔的间隔,这些都是靠练出来的。”陈渊明靠着手腕的巧劲,稳稳地在画上刺出透光的孔。

  刺孔后再将画面按序围在圆形伞沿上,每幅画的四沿粘上蓝印花布作边饰,以衬托画面。伞的骨架多为竹制,比一般的油纸伞骨架要大一些。从前期的绘画、扎伞骨,到蓝印花布裱托、刺孔,6个伞面18幅画,制作一把精巧的纸凉伞需要花上两三个月。

  由于复杂的工艺和诞生之初造价的昂贵,制作纸凉伞灯彩的方法逐渐失传。“纸凉伞灯彩民国的时候比较多,之后慢慢没人做了。我是12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做灯笼,也画画,后来镇里就找到我,希望把这个手艺重新做起来。”陈渊明说。

  纸凉伞灯彩作为一项民间艺术品,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近年来,新塍镇重新组织成立纸凉伞灯彩制作团队,并开设了工作室。“今年,我想把这个工作室好好搞起来,做4把伞,主题就是四大名著,每本书都做一把,往精了做。要是有年轻人希望学习并传承这个手艺,我一定倾囊相授。”陈渊明指着由自己老房子改造的工作室,向笔者聊起了今年的计划。

  随着新塍元宵民俗文化节的举办,“鳌山灯会”也随之复兴。小蓬莱公园内,鳌山望月灯、金牛送福灯、扇子灯、蝴蝶灯,以及绽放于水面上的荷花灯,一盏盏花灯蕴含着人们对平安、健康、美满的希望,与水墨古镇融为一体。传统灯会“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的热闹景象重现,不仅是纸凉伞灯彩,新塍花灯、彩蛋画等传统技艺也不再是展示品,而是有了焕发光彩的舞台。

  【你知道吗】

  纸凉伞灯彩是清朝以来流传的一种独特的民间灯彩,盛行于江浙地区,在嘉兴市新塍镇尤为出名。

  由于当时制作一把纸凉伞灯彩价格不菲,因此民间收藏数量极少。近年来,在市区非遗部门的领导下,新塍镇重新组织成立纸凉伞灯彩制作团队,进行纸凉伞灯彩的制作。现在,秀洲区非遗中心、新塍镇民俗非遗馆均有收藏。

  目前,新塍镇共有5名纸凉伞灯彩传承人——陈渊明、许欢欢、姚莲芬、沈利祥、沈桂官,其中市级非遗传承人2名,区级非遗传承人1名,他们共同努力守护着这项非遗文化的传承。

  【好评如潮】

  读友: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  读友:每年元宵都要去新塍镇赏灯。

标签: 责任编辑:姜文豪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