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生活健康
这位年轻的“老中医”真不简单
2024-04-03 11:04 来源: 撰文

  油菜花田连绵成片,农家院落参差错落。一到周末,很多人会自驾前往秀洲区王店镇建设片区,欣赏美丽乡村的景色。但很多人认识这里,则是因为建设卫生院中医骨伤科名医姚伟斌。

  从医近20年,姚伟斌的身份一直是“乡村郎中”。在多年的临床经验下,他以中医辨证施治和专病专方相结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临床诊疗方法,在长三角闻名遐迩。

  年仅39岁的年轻“老中医”,为何能得到如此多患者的信任?记者深入采访后,这个问号渐渐被拉直为感叹号。

  初出茅庐,一鸣惊人

  早上10时,早已过了骨伤科的“高峰期”,但诊室里还是难觅空位。

  “村里老人一般5点多就起来了,门诊病人也多,如果不早些开门,很多病人是吃不上中饭的。”附近的百姓都知道,虽然卫生院安排的上班时间是上午8时,但是姚伟斌真正的上班时间却是6时10分。

  一直等到看完最后一位病人,姚伟斌才放下银针歇口气,接受了采访。

  “别看现在这里患者多,想当初,一个月的接诊量只有现在一天的量。”姚伟斌回忆,2009年他刚大学毕业,就想着回到家乡来到建设卫生院。当时,正好有一个中医骨伤科的老医生要退休,年轻的姚伟斌挑起了大梁。

  一切从零起步,开始时也面临着没有病人的尴尬。姚伟斌抓紧一切出去学习进修的机会,嘉兴、杭州、上海……哪里有名师他就往哪里跑。在空余时间如饥似渴地投入专业学习,不仅翻阅大量的针灸书籍,更深入钻研中医骨伤医术,用心医治每一位患者。

  渐渐地,姚伟斌有了一定的名气,乡里乡亲都知道建设卫生院有一个看中医骨伤很厉害的姚医生。

  谈及为何学医,姚伟斌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做医生源于他儿时的梦想。“小时候身体不好,三天两头往医院里跑。”由于经常和医生打交道,学医治病逐渐成了他的目标,他也一直朝着目标努力。

  除了技艺逐渐娴熟,姚伟斌还在多年工作中领悟到什么是医者仁心。“平均每天至少要看150个病人,最多的时候一天不下200人,而且每天不限号,看到最后一个为止。”姚伟斌说,每年年初四开诊后,全年无休,已经坚持13年。

  为什么这么拼?“因为乡下的患者太不容易了,我这里一旦停下,他们想看病就要跑到几十公里外的大医院,最最需要我的也正是乡下的老年患者们。”姚伟斌说,他这里提倡保守治疗,而且价格便宜,大家都承担得起。

  这些年,姚伟斌中医骨伤的名声在外,也曾无数次收到各大公立、民营医疗机构的邀约,报酬随便他开,但他都一次次婉拒。“我还是那句话,乡下的患者太不容易了。”

  全国各地骨伤病人因他而来

  医德好加上技术好,姚伟斌的声名传到全国各地。据他回忆,接待过最远的一位是来自新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因为要找姚伟斌看病,这位患者不惜辗转千里,一路奔波,还特地在王店镇住了一段时间。

  姚伟斌说,这位患者四处求医,但始终作用不大。辗转来到了姚伟斌这里,没想到不用手术,吃几副中药就有了好转,“我们现在还有联系呢,我让他有需要随时来找我。”

  大部分来找姚伟斌求医问药的患者,都被他用高超的医术“拦”在了手术室之外。

  有一位嘉兴市区的王阿姨带着79岁的老伴儿来问诊。王阿姨的老伴儿因为腰椎受伤导致双腿麻痛,无法走路,原本打算手术治疗,一直在犹豫。

  说起姚伟斌的治疗,王阿姨感激万分:“本来我们走路不行了呀,要打六个钢钉,手术费啥的一共算上来要10万元左右,杭州医生都联系好了,这两天在犹豫要不要开刀了。人家就介绍过来,看了一次比一次好。现在我们基本上走路好多了。我们年纪大了,能走路就行了,真不想动手术折腾。”

  王阿姨说,每次来看病,医保报销后一次医疗费只要几十元,不仅病情缓解,经济压力小了,心情也更放松了。

  记者在采访间隙还偶遇了一位给姚伟斌送锦旗的患者,患者姓苏,才29岁。“2年前,我突然感觉肩膀很痛,辗转了市里的几个大医院,一直查不出原因。”苏先生说,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来到了姚伟斌这里。

  通过检查和问诊,姚伟斌心里有了初步答案,这可能是个肿瘤病变,该病的恶性程度很高,如果耽误病情后果不堪设想。

  “我当时觉得天都塌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苏先生说,幸亏姚医生发现得早,还把他介绍到浙江大学附属浙医二院骨科,并帮他联系好专家接诊,现在病情也稳定了,只要定期复查即可。“我真的从心底里感谢姚医生,要不是他,我现在真不敢想。我们中医真是博大精深!”

  中医就像一坛被尘封多年的老酒,正重新开始被国人品味。“中医的春天来了,这是我们这代中医人的机会和运气,更有重任。”姚伟斌说。 

标签: 责任编辑:姜文豪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