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生活健康
最近这个病频频“上头条” “凶狠”的它多是“拖”出来的
2020-09-07 10:12 来源: 南湖晚报 撰文 N晚报记者 张 倩 通讯员 高硕旻 漫画 张利昌

  

医学技术指导:嘉兴市第二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范耀华


  最近,有一种疾病频频登上媒体头条: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因溃疡性结肠炎突然宣布辞职,震惊世界;次日,就传来漫威超级英雄电影《黑豹》主演博斯曼因结肠癌去世的消息,让全世界的粉丝惋惜不已……

  让一位雄心勃勃的首相黯然离场,又使得一位正处在演艺生涯巅峰的明星撒手人寰。结肠病,何以如此“凶狠”?

  肠道健康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肠道不仅具有排毒功能,同时也担负着抵御疾病的作用,当肠道老化时就会减弱其屏障功能,细菌和病毒会随之而来,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那么,我们该如何注意自己的结肠健康呢?记者采访了嘉兴市第二医院肿瘤内科主任范耀华,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溃疡性结肠炎和结肠癌的那些事儿。

  溃疡性结肠炎难治愈易癌变

  据日本媒体报道,当地时间8月28日,刚成为日本历史上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安倍晋三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辞去日本首相一职。他表示,因旧疾溃疡性结肠炎复发,为避免个人健康影响执政,决定辞去首相职务。据报道,安倍从十几岁起便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发作时导致严重的腹痛和腹泻。

  溃疡性结肠炎到底是种什么病?为何会困扰患者几十年未能治愈?

  据范耀华介绍,一般将结肠和直肠联合起来表述,常称为结直肠,是指人体从盲肠到肛门之间的部分,长约1.5米,主要负责的是人体水分的吸收和少量营养物质的吸收,人体排泄物通过结直肠后会变得干燥,再由肛门排出体外。

  “溃疡性结肠炎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它的病因至今仍不明确,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遗传、饮食习惯、环境以及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等因素相关。该病的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范耀华表示,溃疡性结肠炎可见于任何年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或黏液便。溃疡性结肠炎与慢性病相似,很难在一段时间内完全根治,患者的患病时间通常为几年甚至几十年。

  值得注意的是,溃疡性结肠炎是肠癌的高危因素之一!范耀华说,炎性肠病发展一段时间后,有一部分会发展成为癌,比正常人的癌变率要高,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视。

  由于该病病因不明,主要依靠通过纤维结肠镜(简称肠镜)检查明确诊断,目前尚无有效的长期预防或治疗的方法。

  便秘1年多一查竟是直肠癌

  大肠癌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四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在中国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在我国,大肠癌发病率迅猛上升至第三位,每年约37.6万人被诊断为大肠癌,平均每天约1000人被确诊,且近年来临床上30岁以下的年轻患者罹患结直肠癌的比例逐渐升高。

  市民张女士今年68岁,因为持续1年多的便秘而到附近的卫生院进行肠镜检查,结果显示,在距肛门2~10厘米处有一个肿瘤,转院到市二院后,通过进一步检查,确诊是二期的直肠癌。本来以为自己只是得了普通的便秘,拖了一年多才入院检查,谁知竟是直肠癌,张女士和家人都对自己的“马虎”后悔不已。

  范耀华告诉记者,关于结直肠癌,首先需要关注的一点是它的“隐匿性”。“早期的结直肠癌并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直到肿瘤大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在早期出现大便习惯或性状的改变,一旦出现明显的黑便或大便出血、贫血、腹痛、腹部包块,肿瘤可能已经达到局部晚期或晚期。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对腹痛腹泻很不重视,感觉扛一扛或者吃点药就能熬过去,基本不会选择去医院检查。但是,多数胃肠道肿瘤前期根本没有什么症状,当自己熬不过去再去检查的时候,可能为时已晚。”

  如果能够早点筛查出来,结果是否会不同呢?答案是肯定的!早期发现结直肠癌,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能达到90%。

  而“早发现”的主要方法就是做肠镜检查。那么,哪些人群是需要做肠镜检查的呢?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又是什么?

  范耀华表示,50岁以上的人群都应该做肠镜检查;40岁以上,合并有以下高危因素的,也建议进行肠镜检查:

  1.家族中有结直肠癌病史,特别是直系家属患有结直肠癌;

  2.有慢性肠道疾病(如:炎性肠病、肠息肉等)、胆囊炎等相关慢性疾病史;

  3.饮食“三高一低”人群: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和低纤维素饮食的人群;

  4.久坐、缺乏运动;

  5.长期精神抑郁的人群,以及长期熬夜的人群。

  范耀华告诉记者,当身体给我们一些“信号”时,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大便习性发生改变,既往大便正常,近期经常出现便秘或腹泻,或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大便带血;总有腹胀、腹痛等慢性腹痛症状,建议做肠镜检查。

  重视肠镜查出的“小小息肉”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接受肠镜检查的群体逐年增加,很多人通过肠镜检查出了肠息肉,内心十分恐慌:“这是不是代表离癌不远了?”

  范耀华表示,不是所有的肠息肉都会恶变,医学界将肠息肉大体分为三类,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后两者恶变的概率非常低,第一种恶变概率非常高。“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肠癌其实是由腺瘤性息肉演变的,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这个恶变的过程一般需要5至10年,但因为个体差异不同,进展速度存在差异。”

  范耀华建议,为了早诊断早治疗,体检时不应拒绝相关检查。一旦发现息肉,可以选择在内镜下进行息肉切除,创伤小、风险小,这是阻断息肉癌变最主要的临床治疗手段。对于部分超过2厘米的息肉,内镜下也能切除。息肉摘除后不要以为一劳永逸了,需要按医嘱按时做肠镜复查,一般建议一年复查一次,连续3年,如果没有问题,可延长到3~5年复查一次肠镜。一旦复查再次发现息肉,需及时摘除,有助于预防息肉癌变。


标签: 责任编辑:茹萍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