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牢记领袖嘱托 守好红色根脉 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
2021-09-08 08:59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中共嘉兴市委书记 张 兵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和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系统研究部署我市深化城乡统筹、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的思路举措,进一步凝聚起全市上下的磅礴力量,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努力以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新图景,在红色根脉之地展现美好中国的未来、未来中国的美好。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认真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和省委重大决策

  奋勇争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历史。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定题、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中央专门出台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赋予浙江新的历史重任,开启了以省域范例引领全国共富大业、复兴伟业,向世界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理伟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伟大实践,也为新发展阶段浙江的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和现代化先行注入了强劲动力。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对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建设示范区的目标要求、载体举措和任务清单,形象而精准地描绘了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新形态,为我们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携手共建示范区指明了方向。

  市委高度重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专题读书班等一系列会议,传达学习、深入贯彻,通过专题调研、研讨座谈等形式,深入研究、精心谋划嘉兴落实中央决策、推动共同富裕的目标定位和思路举措。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围绕共同富裕开展专题调研和民主协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从年初开始,我们组织工作专班,深入梳理总结我市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有益探索和成效经验,开展新目标新定位新思路等系列重大课题研究,充分吸收社会各界的智慧,拟定我市深化城乡统筹、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的行动方案,大成集智清单化梳理重大任务、重大改革、重大抓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意义重大、使命光荣、任务繁重,需要我们不断深化认识、厘清思路、凝聚共识、把握重点。

  (一)要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和本质内涵。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规律的高度,就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本质要求、目标安排、实现路径和重大举措,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新境界,是开启破解困扰人类文明千年的共同富裕难题的巨大创新,是引领迈向人类文明制高点的伟大贡献。中央《意见》明确,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我们要深刻认识,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标志性特征,是对西方现代化和福利社会的一种超越,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更高级社会形态;共同富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五位一体”的全面跃升,是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础,做大“蛋糕”、分好“蛋糕”,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收入差距,有效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共同富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在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不是同等富裕、同步富裕,更不是均贫富、杀富济贫,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体现发展与共享的辩证统一;共同富裕不能靠政府大包大揽,必须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二)要深刻理解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是嘉兴牢记领袖嘱托、守好红色根脉、践行为民初心的政治责任、逻辑必然和重大机遇。我们提出要奋力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就是要牢记领袖嘱托,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守好红色根脉、践行初心使命,以红船起航地的政治担当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推动嘉兴从“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迭代升级、蝶变跃升为“共同富裕的典范”,与总书记对嘉兴的殷切嘱托精神要旨高度契合、内在逻辑密切相通、目标要求一以贯之。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省委决策,立足统筹城乡发展的先发优势和丰富实践,率先闯出以城乡高水平融合为特色,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和共同富裕相互促进、螺旋式上升的新路子,争当全省示范区建设的先锋、全国共同富裕的排头兵,努力为示范区建设和共富大局贡献更多的嘉兴智慧、嘉兴力量。

  (三)要充分认识嘉兴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具有先行探索的坚实基础和成功经验。长期以来,按照总书记指引的路子,我们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经济综合实力迈上了5500亿元台阶,财政总收入突破千亿大关,城乡居民收入比1.6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7年居全省第一,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最高,所有村集体年经常性收入超过120万元,居民恩格尔系数27.3%,低于全国、全省,已达到联合国富足标准。这些数据足以表明,嘉兴已然迈上了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17年来,我们坚持规划引领,率先出台《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确立“1640”市域布点规划,率先建立“多规合一”规划体系,努力绘就统筹城乡发展蓝图。17年来,我们坚持市域一体,大力推进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六个一体化”,形成了全国领先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格局。17年来,我们坚持改革突破,部署实施以优化土地使用制度为核心的“十改联动”综合配套改革,有效破除了城乡二元结构壁垒,率先构建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17年来,我们坚持城乡融合,优化城乡资源要素配置,引导和促进企业向园区集聚、人口向城镇迁移,推动了工农互促、城乡互补。17年来,我们坚持先富带后富,托牢社会保障底线,建立健全了多层次、高标准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高标准扛起了对口帮扶责任。

  在17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推动共同富裕,最科学的指引是领袖的殷殷嘱托,必须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指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自觉担起从统筹城乡发展典范到共同富裕典范的历史责任。推动共同富裕,最重要的前提是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把“蛋糕”做大,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推动共同富裕,最关键的路径是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发挥改革关键一招的撬动作用,逐步消除造成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收入差距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推动共同富裕,最强大的力量源于人民群众,必须用心用情用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共同富裕是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现实,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推动共同富裕,最根本的保障是党的领导,必须始终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初心使命、矢志不渝奋斗,努力书写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篇章。

  (四)要准确把握嘉兴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的总体要求、愿景目标和战略抓手

  1.把握“典范”的内涵。典范,直观地理解就是被广泛认可、可供学习和仿效的榜样,即典型和示范。我们鲜明提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体现的是政治高站位,是我们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路子,立足优势、拉高标杆、精益求精、勇立潮头,打造“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的重大主题、核心任务、鲜明标志;体现的是建设高水平,就是要全程高标准、全域高质量,整体实现程度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核心指标全省领先,重点工作走在前列,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水平统筹的高度统一;体现的是工作高要求,就是要在思想上领先一步、行动上快人一拍,实现时间要率先,改革破题要争先,在全省率先取得实质性进展、达成既定目标,形成更加成熟定型、更具普遍意义、可供参考借鉴的系统性成果,开创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共富之路。

  2.明确总体要求。就是要紧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这一主题,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路子,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守好红色根脉、赓续红色血脉,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着力实施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重大改革和标志性工程,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收入差距,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全力擦亮“七张金名片”,使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成为“五彩嘉兴”、最精彩板块中最响亮、最灿烂、最具幸福感获得感的金字招牌,努力在全省示范区建设的新征程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奋力推动全方位全领域蝶变跃升、跨越发展。

  3.聚焦聚力“三富四优、七个典范”目标,努力呈现“五幅图景”。就是到2025年,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建设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区域、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率先突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率先推动共同富裕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实现“三富四优、七个典范”:一是物质基础更加富裕,在构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上成为典范;二是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在优化收入分配格局上成为典范;三是精神文化更加富有,在彰显共同富裕人文之美上成为典范;四是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在城乡区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上成为典范;五是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在彰显共同富裕生态之美上成为典范;六是社会治理更加优化,在彰显共同富裕和谐之美上成为典范;七是体制机制更加优越,在构建共同富裕的制度体系上成为典范。

  我们将以“五彩嘉兴”绘就美好未来,充分彰显最鲜艳的革命红色、最活跃的经济蓝色、最厚重的文化青色、最动人的生态绿色、最灿烂的生活金色,全面呈现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形态的“五幅图景”,即蝶变跃升、富庶均衡的富裕图景,生活和美、近悦远来的幸福图景,红船领航、自信自强的文明图景,秀水泱泱、韵味江南的美丽图景,现代智慧、充满活力的和谐图景。

  4.深入实施“八大行动”、全面推进“共富十改”。为确保上述愿景目标能够落地生根、顺利实现,市委谋划了“八大行动”“共富十改”30项改革项目和30项标志性工程。这其中,“八大行动”涵盖了物质富裕、统筹城乡、富民增收、公共服务、文化文明、美丽嘉兴、整体智治、党建高地等8个方面,是全方位、系统性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建设的任务举措;“共富十改”聚焦共同富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着力破除城乡区域差距和收入差距的壁垒藩篱,推动共同富裕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是创造性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推进共同富裕战略部署的抓手载体;30项标志性工程围绕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有获得感的领域,谋划实施一批促进发展、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项目,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具体行动和实践。

  着力做好基础性、关键性、标志性重大工作 

  确保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建设任务落地落实、开花结果

  “十四五”时期是我们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第一程”,今明两年是起步、开局、定向的关键时期。各地各部门(单位)要按照《行动方案》明确的“四梁八柱”,结合市委已经作出的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细化工作举措,全力抓好落实。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是一项长期性、全局性、战略性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条条块块,关系到各行各业、家家户户,要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紧盯关键领域、重点环节,着力在基础性、关键性、标志性工作上下功夫,加快形成破竹之势。鉴于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文化嘉兴、平安嘉兴等工作,市委市政府都已分别或即将作出专项部署,这里我着重强调9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高起点深化改革,着力在率先形成共同富裕的制度性成果上下功夫。推动共同富裕,本质是一场社会变革,动力在于深化改革。嘉兴人曾以一把剪刀剪开了城镇集体企业改革的帷幕,以“十改联动”“两分两换”开创了打破城乡壁垒的先河。走进新时代,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更要弘扬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在构建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上先行示范。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探索构建数字化时代社会关系的新规则新政策新机遇,找到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的边界,建立健全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基本规则,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共同富裕与数字化改革双向赋能。要立足我市在多领域一系列改革创新的先发优势,在更高起点、更深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瞄准阻滞共同富裕重点难点堵点,以“共富十改”为撬动,加大攻坚力度,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社保精准化、富民增收、营商环境等领域谋划实施一批突破顽瘴痼疾、畅通体制机制的硬招实招,尤其是要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城乡医联体建设、医养护一体化、社会救助等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直接影响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的民生领域改革,充分体现改革的含金量、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改革就是首创、啃的都是“硬骨头”,需要干部有担当,对各种矛盾既要分析预判、心中有数,又要破难攻坚、手中有招,对看准了的改革要做到蹄疾步稳,保持定力、久久为功,率先形成一批有嘉兴特色可复制能推广的制度性成果,展现改革“弄潮儿”的新风采。

  (二)推动高水平城乡融合,着力在深化统筹城乡发展上下功夫。推进共同富裕,加快农村发展仍是重点也是难点。我市虽然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先行探索,取得了成果、积累了经验,但农村全面发展慢、农民持续增收难、农业竞争力不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我们坚持以深化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的主要路径,就是要遵循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在发挥优势的同时更好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使城乡区域发展均衡度始终保持全国领先,真正成为能够引领全国的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奏响新时代田园牧歌,复兴升级版农耕文明,打造世界级诗画江南。重点是要以人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联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着力解决“两类人”的问题,以持续城镇化来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以高质量乡村振兴来提高农村人口的发展质量和生活水平。要打通城乡资源要素双向交换流动的制度性通道,深化以土地使用制度为核心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培育新型农民、稳定农民收入、“两进两回”等方面精准施策,形成更多鲜活样板和嘉兴经验。要大力开展城乡风貌整治提升,统筹推进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形成自然美、城市美、人文美、和谐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新形态、新风貌。要积极开拓农业现代化新路径,持续提高农业经济开发区、现代农业园区、农创园等产业协同发展平台的引领力、带动力,在智慧农业、体验农业、观光农业等“农业+”新业态上打造一批农业硅谷、农创高地,努力形成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更富的现代乡村新格局。要大力提升城乡一体的防灾减灾能力,着手谋划实施新一轮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圩区的防洪标准,实现水旱无虞、旱涝保收。要加快推进市域一体化发展,强化“六统六强六改”,特别是要加大力度推进中心城区与各县市之间的快速交通体系的规划与建设,加快构建市域一体、互联互通的发展格局。

  (三)构建高能级创新体系,着力在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上下功夫。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必要条件。我们把创新驱动作为首位战略中的首位战略,就是要全面落实科技自立自强要求,把创新牢牢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把这些年来持续集聚的创新资源、人才要素所潜藏的巨大能量激发出来,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让这座蕴藏无限潜能和希望的“智矿富矿”变成实实在在垒高共同富裕物质基础的“金山银山”,努力打造面向未来的创新活力新城。要加快建设嘉兴G60科创大走廊创新轴,持续擦亮校(院)地合作这块招牌,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入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全力支持各个创新载体、创新平台做大做强、争当一流,早日建成一批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有影响力、竞争力的高能级实验室、世界级科创湖区,提高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能力。要坚持把创新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优化科技资源要素配置,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以“牵头企业+牵头科研单位”模式创建产学研协同的高水平创新联合体,大力开展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共性关键技术的联合科研攻关,加快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深入推进长三角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现代化科创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科技、人才新政落地见效,完善顶尖人才“一事一议”政策,深入推进职教、产教融合,弥补中端和基础人才缺乏的短板,为实体经济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四)聚焦高品质民生供给,着力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下功夫。高品质公共服务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集中体现,也是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最能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的重要抓手。要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加快建设与城市发展相适应、满足人的全生命周期需要的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在推进城乡区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上先行示范,打造红船旁的和谐幸福城。要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做好民生重点领域扩面提质文章,构建全民共享、触手可及、健康可持续的“公共服务生活圈”,着力打造“幸福一‘嘉’人”民生优享品牌。一是“善育在嘉”,落实“三孩”政策,完善生育保障制度,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多渠道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构建育儿友好型社会。二是“优学在嘉”,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领域投入和建设力度,推动义务教育校际、城乡优质均衡,推动普通高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打造红船旁品质教育。三是“健康在嘉”,加大医疗领域投入和建设力度,加快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完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推动卫生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深化医共体医联体建设,深化全民健心行动,发展体育事业,促进全民身心健康。四是“颐养在嘉”,适应老龄化社会的新趋势,创新家庭养老支持政策,推进养老机构跟着老人走,深入推进长护险制度,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使每位老人都能享受有保障有质量的长寿生活,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五是“宜居在嘉”,坚持“房住不炒”,促进地价、房价保持在合理区间,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多途径解决新市民、青年人才和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深入实施未来社区“三化九场景”推进行动,全域推进乡村新社区建设,积极打造共同富裕的基本单元。六是“温暖在嘉”,强化政策托底,深化社保制度精准化结构性改革,统筹发展养老、医疗、大病等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低保标准,做好对特殊群体的福利保障和“大救助”体系建设,发挥好公益慈善事业的作用。七是“畅行在嘉”,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市县畅通工程、快速路市县畅通工程、嘉兴机场建设工程,构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市域现代交通网络,推进市域公交一体化,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着力解决居民停车难、行车难问题。要把落实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作为连通政府项目建设和群众实际需求的有效桥梁,真正做到群众有所呼、政府有所应,扎扎实实地推进民生实事工程建设,努力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五)推动高质量就业创业,着力在持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上下功夫。没有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就没有共同富裕的基础和本钱。要深入实施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双倍增计划,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扶持中等收入群体后备军发展的政策体系,着力推动“扩中”“提低”,在优化收入分配格局上先行示范。到202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8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58以内,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万至50万元的群体比例达到81%、20万至60万元的群体比例力争达到45.5%,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内部高低收入人群收入差距缩小,农村居民收入持续领跑,形成更加稳健、更有活力的橄榄型社会结构。要坚持把就业作为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打响“宜业在嘉”品牌。一方面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拓宽就业渠道,培育新就业增长点,强化就业帮扶,力争累计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以上,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另一方面要加大就业培训,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打造万名新时代“禾城工匠”,让更多的居民在就业中提升能力和素质,打开个人发展和增收的空间。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禾商精神、企业家精神,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完善创业创新创造支持政策体系,拓宽多渠道灵活就业,探索让数字经济、创新经济、生态经济、现代服务经济等新业态成为新时代老百姓经济的有效路径,鼓励、推动更多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跨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要多管齐下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在稳步提高劳动报酬占比、巩固提升居民增收基本盘的同时,全面拓展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以及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价值的实现形式,鼓励更多的企业以持股、分红、财富管理等形式增加员工收入,鼓励高收入者和企业家积极回报社会。要多措并举减轻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育幼、住房等方面的支出压力和焦虑感,高度关注“平均数以下”问题,对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要强化政策托底,推动实现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快于居民收入平均增长。

  (六)对标高成色答卷,着力在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我们提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要展现全程高标准、全面高质量,最直观的衡量标准就是对标对表省里的指标体系。目前来看,我们在许多重要的指标上还体现不出高水平,有的差距比较大。比如衡量高质量发展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单位GDP能耗、亩均产出、规上工业亩均税收等指标,衡量公共服务品质的儿童预期教育年限、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千人拥有医师数等都落后于全省平均。不补齐这些差距短板,我们这个典范城市就没有底气。为此,必须要采取有针对性、体现进取心的专项举措,全力弥补这些方面的差距短板。补齐经济方面的短板,重点是要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在激发投资热情、扩大增量,加快培育现代化产业集群和“高精特新”企业,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同时,更加突出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强化数字赋能,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特别要加快“低散乱污”企业整治腾退步伐,为发展腾出空间、提高效能,全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补齐民生事业的短板,重点是要扩大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优质资源供给,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的现实情况,优化规划布局,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适应未来需要的高标准学校、医院等设施,引育高水平的教师、医师等人才群体,解决群众就学难、看病难等问题,规划新建、扩建221所学校。补齐文化方面的短板,要更好发挥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借力建党百年文化活动的成果、经验和影响力,深挖红色文化精髓,加大高质量文化产品供给力度,加快培育一批专业性的高水平文艺团队,强化文化创作演出,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打造更多富有嘉兴特色文化IP,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新时代先进文化活动中来,改变目前嘉兴文化有高原没高峰的局面,在彰显共同富裕人文之美上先行示范。补齐生态建设、平安建设方面的短板,关键是要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始终绷紧安全底线的弦,压紧压实各级责任,越是在聚光灯下,越要如履薄冰、谦虚谨慎。要充分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构建全方位、立体化、专业、灵敏、高效的风险管控和处置网络,在彰显共同富裕的生态之美、和谐之美上先行示范。

  (七)彰显高标准成果,着力在扬优势强特色做品牌上下功夫。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必须要充分彰显嘉兴的辨识度和显示度,关键是要在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的同时,形成一批影响力大、获得感强、振奋人心的标志性成果,打造特色化、品牌化、体系化的嘉兴模式。重点是要立足嘉兴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各方面的优势,有针对性地拔高目标追求、落实行动计划,把长板拉长、把优势做大,推动共同富裕各领域各方面更加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打造一批“典范城市中的典型样板”。要彰显统筹城乡发展的品牌,持续在城乡区域发展均衡度、居民收入比、农村居民收入、村级集体经济、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农业现代化等关键指标和乡村综合集成改革上保持全省全国领先。要彰显高质量发展的品牌,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协同性、科技创新的驱动力、校(院)地合作的高水平、外资集聚的开放度、实体经济的竞争力、财政税收的含金量、“互联网+”高地的引领力等重点领域高位晋级。要彰显高品质生活的品牌,在城乡一体社会保障能力、宜居宜业环境、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红色文化品牌、公共文化服务、全域文明城市创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走在前列。要彰显高效能治理的品牌,在党群干群关系、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建设、政府法治化水平、营商环境优化、信用嘉兴建设、市域社会治理、“大平安”防控体系、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机制等工作上持续擦亮嘉兴品牌。

  (八)锚定高质量党建,着力在发挥党的领导作用上下功夫。党的领导是推动共同富裕伟大事业行稳致远的根本保证。要以高质量党建统领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实施“七讲七比、争先攀高”党建高地创建行动,系统性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升级,以红船起航地的党建之窗展现百年大党的风华正茂。要坚决担起红船护旗手的政治责任,牢记“嘉兴无小事、事事连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经常性对标对表、对照检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落实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制度机制,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贯穿推进共同富裕的各领域全过程,支持人大、政府、政协、监委、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好凝聚人心、凝聚智慧,为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建设提供持久广泛的力量支撑。要满怀为民情怀,持续深化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加强各级党群服务阵地建设,用心用情用力架好联结党群干群的桥梁纽带,让“党在我心中,我在群众中”融入每一寸土地、体现到每一户人家。要努力建设变革型组织,大力提高领导干部塑造变革的思维和能力,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本领,持续锻造“唯实惟先、善作善成”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团队。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深入推进新时代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程,高质量推进市县乡三级组织换届工作,努力打造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群众认可的组织体系。要以“建党圣地必是作风优良之地”的政治自觉,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政治监督,巩固深化“四责协同”,狠抓中央巡视等反馈问题的整改,驰而不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之以恒深化作风建设,推动“清廉嘉兴”建设走向纵深,为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建设保驾护航。

  (九)保障高效率落实,着力在推动各项工作落深落细落实上下功夫。一分谋划,九分落实。共同富裕是民之所盼、心之所往。能不能把描绘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是关系到党的初心承诺、关系到政府公信力的大事。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加快建立健全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建设的工作体系,成立社会建设委员会,要根据实施方案的任务清单,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文件、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好“八大行动”“共富十改”和标志性工程,形成上下联动、高效协同、闭环管理的工作网络,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要坚持条抓块统、整体智治,对标对表落实责任,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使命感紧迫感,保持奋进者姿态、创造性张力,对重大事项、重点工作既要有“施工图”、又要有“军令状”,组建工作专班、明确时间节点,瞄准先进、争创一流,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突破、走在前列。要坚持系统思维、系统方法,大成集智、广纳民智,加快细化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工作评价体系,用定量与定性、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政策的监测分析、动态评估和督查考核,掌握实际进展、推广先进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推动各项工作迭代升级、完善提升。要坚持正确宣传、科学引导,准确引导社会公众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和合理预期,理解共同富裕的推进与实现具有阶段性、层次性、持续性、共享性特点,坚持多劳多得,倡导勤劳致富,杜绝“等靠要”不正确思想,激发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众志成城、汇聚合力。

  共同富裕是创造人类文明新辉煌的千秋大业。道虽远,行则将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努力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作出更大的贡献,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的光荣!

  (摘自嘉兴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报告)


标签: 共同富裕 责任编辑:茹萍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