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精神涵养:一棒接一棒,让那曲一天更比一天好
2020-10-13 08:46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记者 徐 佩

  跨越25年,9批“红船先锋”接续奔赴雪域高原挥洒青春

  ■“红船先锋”在那曲——嘉兴援藏特别报道之一

  编者按:列车从拉萨站出发,飞驰在天路。目之所及处,树木越来越少,逐渐变成灌木,最后只剩草地。窗外的景象和车厢内供氧设备的运作声,都在传递一个信号——海拔越来越高,环境越来越糟!3个多小时后,终于抵达那曲。

  那曲,平均海拔4500多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对于嘉兴来说,那是一个遥远且迥然不同的地方。一个属于江南水乡,一个地处雪域高原,两地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都差异巨大。

  不过,就算再远、再高、再苦,也阻挡不了“红船先锋”的脚步!

  1994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做出了全国对口支援西藏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嘉兴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迅速部署对口支援西藏工作。

  按照“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工作方针,嘉兴对口支援那曲地区那曲县(现在的那曲市色尼区)。1995年以来,嘉兴已选派9批援藏干部远赴那曲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在“生命的禁区”唱响了一曲又一曲红船赞歌。

  今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恰逢嘉兴援藏25周年。本报记者日前专程赴藏采访,特别策划《“红船先锋”在那曲——嘉兴援藏特别报道》,从“精神涵养”“发展蓄能”“民生改善”“智力援助”等多个维度,挖掘嘉兴援藏工作亮点,展示嘉兴援藏工作成就,敬请关注。

  ■记者 徐 佩

  初心印记:

  援藏干部种下的云杉,15年只长高了1米

  援藏不易,一句西藏谚语——“那曲最高,阿里最远,昌都最险”,让初次入藏的人对那曲望而生畏。

  “天上无飞鸟,地上无树苗,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这是那曲的真实写照。

  由于风雪期长、冻土层厚,多少年来,那曲恶劣的生存环境让人望而却步,就连树木也难以在那片土地上存活,一度被称为“全国唯一没有树木的城市”。

  正因如此,在色尼区政府大院内,当地干部把综合楼后面的那排云杉视为珍宝。

  援藏干部当年亲手种下的云杉,在15年漫长岁月中只长高了1米。走近细看,二十来棵云杉高低不一,最高的也只有2米左右。尽管冷风劲吹,尽管其中三五棵已经冻死,但大部分云杉坚忍不拔,以昂扬的姿态奋力生长。

  “这排云杉对我们来说有着特殊意义,这是嘉兴对那曲、对色尼的深厚情谊!”色尼区委书记李东说,色尼区一年中气温零摄氏度以下的日子多达200多天,即便是“最舒服”的夏季含氧量也只有平原地区的58%,“这里高寒、缺氧、低气压,援藏干部在这里很不容易!”

  李东动情地表示,25年来,嘉兴9批援藏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在羌塘大地克难攻坚促发展,留下了许多让人感动的故事,“他们生动诠释了‘红船精神’‘老西藏精神’,让色尼的干部群众深受感动、备受鼓舞。”

  先锋故事:

  岁月不负有心人,此生无悔援藏路

  上世纪九十年代,西藏对嘉兴人来说还相当陌生,去过那里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当全国对口支援西藏的集结号吹响,红船旁的党员干部展现出“舍我其谁”的担当,第一批就有200多人主动报名援藏!

  彼时的嘉兴市国家安全局副局长张全松,有着20多年从军经历,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他心怀“最多再当三年兵”的豪情,毅然向组织提出了援藏申请。

  1995年5月,肩负中央和省委的重托,浙江省第一批援藏干部抵达那曲,其中就有张全松等3名嘉兴援藏干部。在一条主街上,大家纷纷洒下从家里带来的水和土,家乡和他乡从此贯通了血脉。

  对于援藏干部来说,首先要闯的是生存关——没有固定的供氧设备,扛不住了就买个氧气袋;就连水、电、粮、菜等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在当时的那曲都成了问题。

  “第一批到那曲县的一共有8名浙江援藏干部,抵达那曲一两个月后,我们才住进县政府大院里紧急建造的平房。那曲天黑得晚,大院里唯一的一台小型发电机,每晚只从9点半运作到11点,其他时间只能靠点蜡烛照明……”张全松回忆说。

  关于生活的两个场景,张全松至今印象深刻。

  一个是打电话,他和千里之外的妻子约定,每周通一次电话,“那个年代通信非常困难,我每周六晚上7点去县武警中队等电话,有时候一直等到9点电话还拨不进来,那就只能下个礼拜再去等。”

  一个是挑井水,援藏干部宿舍外面有一口井,喝水烧饭都依赖于此,“因为缺氧,打水、挑水很吃力。尽管只有七八十米的路,走起路来却是歪歪扭扭的。洗澡也是难题,3个月后我趁着去拉萨出差的机会,才洗了进藏后的第一个澡。”

  苦,是真苦!难,是真难!但,嘉兴援藏干部毫不退缩,克服重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努力改变那曲的落后面貌。

  “我们之所以敢于冲锋在前,是因为背后有嘉兴大后方的支持!”张全松有感而发。

  1996年2月9日,《嘉兴日报》在头版头条的醒目位置,以《南湖羌塘紧相连 扶贫帮困献爱心》为题,报道了前一天市委、市政府召开的“爱心献那曲”活动新闻发布会——市委组织部等12家单位联合发出倡议,号召全市干部、群众伸出援助之手,捐资援助西藏那曲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会上,15位市领导带头捐款,当场收到各界捐款50万多元。

  同一天的《嘉兴日报》,还在头版全文刊登了《关于在全市开展“爱心献那曲”活动的倡议书》,以及《伸出援助之手支持那曲发展——三位援藏干部给全市人民的一封信》。

  《“加西贝拉”捐资30万为那曲建一所小学》《嘉兴麂皮厂捐资五万元为那曲县建卫生所》《嘉兴市商业局职工捐款4.5万》《嘉兴市第一医院开展“捐一天工资献那曲”活动》《8300厂四职工昨赴那曲援建通讯网》……这场轰动全市的爱心捐助活动,共收到各界捐款200多万元,《嘉兴日报》的一篇篇及时报道,记录了南湖儿女为那曲汇聚起的浓浓暖意。

  建学校、建卫生所、建通讯网、驻扎在寺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了铭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张全松以“无悔援藏路”为题,记录了三年援藏的经历和感悟,并被收入《浙江援建西部纪实》等书籍,展示了“红船先锋”的实干与担当。

  开拓者的英勇和无畏,深深激励着接棒者。

  25年来,嘉兴先后派出9批33名优秀干部、19名专项人才接续援藏,他们一棒接一棒,在雪域高原厚植了以“首创、奋斗、奉献”为内涵的红船精神,为羌塘大地带去了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工作思路,全方位、强有力地推动了那曲、色尼的建设和发展。

  在那曲,当地干部群众对于“嘉兴援藏干部”这一集体群像赞叹有加,尽管许多群众叫不出每一批嘉兴援藏干部的姓名,但他们切实受益于“嘉兴医院”“海宁路”“南湖新村”……

  25年来,无论是带头冲锋的张全松、王华根、卓卫明、吕亚军、张翼、曹毅、霍忠华、刘德威、吴佳,还是遭遇车祸因公殉职、把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雪域高原的王卫东、干爱忠,都在那曲以实干诠释了“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如今,以吴佳为领队的嘉兴第九批援藏干部,正奋力拼搏在新时期的援藏道路上——

  接过嘉兴第八批援藏干部的接力棒,打造那曲红船领航众创空间2.0版;做活牦牛文章,让千家万户改变传统观念创收增收;因地制宜引进产业项目,推动援藏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吴佳说,今天,尽管那曲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仍不时向人体健康发出挑战,但嘉兴第九批援藏干部在传承中开拓创新的决心不会动摇,“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更多当地牧民受益,让那曲实现高质量可持续脱贫。”

  那曲回音壁:

  “感谢嘉兴派来了这么好的援藏干部!”

  1996年1月17日,《嘉兴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一篇特殊的来信——《“感谢派来了这么好的援藏干部”》,这是时任那曲县委第一书记杰巴给嘉兴市领导寄来的一封信,字里行间流露着那曲干部群众对嘉兴援藏干部的赞叹。

  “感谢嘉兴派来了这么好的援藏干部”,同样是今天色尼区委书记李东的肺腑之言。

  作为一名长期在藏的汉族干部,李东告诉记者,他饱受高原性心脏病等疾病的困扰,深切体会到援藏干部的不易和坚韧,“吴佳带队的嘉兴第九批援藏干部去年7月来了之后,从来没有提过生活上面临的困难,带着咱们的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凝心聚力谋发展,一心一意解民困,这非常让人感动。”

  “2016年初,色尼区还有5000多户、23832名贫困群众。2019年底,我们已经提前实现脱贫!”李东表示,在嘉兴援藏干部的助力下,那曲、色尼的发展充满想象空间。  


标签: 嘉兴援藏 责任编辑:茹萍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