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奋力打造高端精致的新城区 ——访新塍镇党委书记翁松刚
2022-01-12 08:47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记者 蒋彧淼 通讯员 王凌霄

  区委工作报告内涵丰富、催人奋进。“西进北延南拓东连”的城市发展战略,给新塍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未来五年,新塍镇将拔高标杆、重新定位,跳出新塍看新塍,从更高的城市能级谋划工作,确保实现经济更快发展、民生更强保障、城乡更深融合、生态更大蝶变,奋力打造高端精致的新城区。

  ——新塍镇党委书记 翁松刚

  【我们的新优势】

  “区委工作报告为全区今后五年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结合区委工作报告,翁松刚对新塍特色鲜明的四个优势进行了深入剖析。

  红色一直是新塍发展的底色。在他看来,作为嘉兴第一党小组、中共嘉兴县委旧址所在地,新塍拥有独特的红色资源,其政治优势无与伦比。而这一深厚的政治优势有利于加强城镇基层党建工作,发挥城镇基层党建引领作用,推进城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区位优势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新塍地处秀洲区的西大门,通过申嘉湖高速的串联,犹如挑起一根扁担的两头,区位优势日益显现。报告中的“西进”战略,明确把新塍纳入主城区的一部分。成为秀湖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新塍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得天独厚。

  作为千年古镇,新塍还是嘉兴市镇域面积最大的乡镇,拥有着地大物丰的资源优势。战略优势也较为突出。成功入选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镇,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单位……这些优势为新塍发展提供了政策扶持和要素保障。

  【我们的新突破】

  助力现代化主城区建设,新塍的突破路径是什么?翁松刚的回答掷地有声:未来五年,新塍将重点做好“拆”字和“集”字两篇文章。

  拓空间,做好“拆”字文章。一方面,强势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城镇发展拓指标。去年,新塍已经启动了天福村、万民村、潘家浜村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将农民的集中居住与城镇化、产业化有机结合。另一方面,持续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深入推进“两高一低”企业专项整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腾空间。

  建平台,做好“集”字文章。未来,新塍将突出创新驱动发展主动力,围绕未来食品、智能厨电、高端纺织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未来食品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等平台建设,通过整合现有低效资源和双招双引,形成特色高效产业集群,打造规模化、制造型、高质量的新塍工业发展新格局。

  【我们的新作为】

  “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大格局,以主城区的站位和主战场的担当,坚持补短板、锻长板双向发力,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将优势转化为胜势,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里大有作为,为秀洲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新塍力量。”翁松刚表示。为此,新塍将在“富美优城”上做文章,全力打造高端精致的新城区。

  “富”就是抓经济、富群众,经济实现更快发展,高水平打造共同富裕样板镇。到2026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亿元,工业产值实现翻番;财政收入达到6亿元;在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均衡发展上成为典范,构建全面提升、全域一体、全民富裕的发展格局。

  “美”就是抓生态、美颜值,生态实现更大蝶变,高水平打造美丽田园示范镇。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将保留点全部提质建成样板点,使小镇美丽得以绵延;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启动“碧水绕镇”“碧水绕村”等工程,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绘就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交相辉映的美好画卷,形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相互贯通的发展格局。

  “优”就是抓民生、优生活,民生实现更强保障,高水平打造高端精致新城区。深化“学在新塍”内涵,拓展“医在新塍”服务,擦亮“养在新塍”名片,办好“住在新塍”品牌,瞄准群众“急难愁盼”,构建全民共享、触手可及的“公共服务生活圈”,形成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的发展格局。

  “城”就是抓建设、优风貌,城乡实现更深融合,高水平打造红色引领品质镇。守好“红色根脉”、挖掘红色资源、凸显红色属性,把城镇品质建设和全域红色风貌相结合,创建省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培育“觉醒之路”红色研学游线;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形成红色更加鲜明、与市区协同并进的发展格局。

  【2021精彩回眸】

  列入2021年度全市唯一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获评省AAAA级景区镇,入选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镇创建名单和全市唯一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嘉兴地方党史陈列馆获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党员教育培训基地……2021年,新塍聚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共享,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8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税收3.15亿元,同比增长15.5%。


标签: 党代会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