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长大的“阿花”回“嘉”了!
2020-11-09 09:30 来源: 南湖晚报 撰文 N晚报记者 付梦婕 通讯员 胡 佳 朱 纯 摄影记者 冯玉坤

  平均增重183.7公斤,总收益超27万元,50头奶牛圆满完成扶贫任务


  “哞,哞哞,哞哞哞……”

  前天清晨,我在同伴们激动的叫声中睁开了眼。甩了甩脑袋,环顾四周,熟悉的场景一下子把我的瞌睡虫都赶跑了。

  秀洲,我们的家,我回来了!

  7个半月,220多个日夜,我在青山绿水的丽水龙泉市锦溪镇下锦村奶牛养殖示范基地茁壮成长,从一朵“小花”变成了“大花”,从一个小女孩长成了大姑娘。

  11月6日傍晚,我们50个姐妹坐上了返回嘉兴的大货车,虽然很舍不得辛苦照料我们的村民师傅,但一想到马上就能见到阔别多日的家人,我的内心就抑制不住激动。

  经过近7个小时的长途跋涉,踏着晨曦、迎着朝阳,我们终于回到了出生地——秀洲区王店镇东兴奶牛场,不知道长高了、变壮了的我,他们是否还认得出来。

  (一)

  前天上午8点多,车子还未开进奶牛场,此起彼伏的“哞哞”声早已传了过来,正向我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进门、停车、熄火,我一眼就看到了满脸笑意的奶牛场场长顾冻兴,他还和过去一样,望着我们的目光是那么亲切和蔼。

  过道两旁的牛舍里,老朋友们纷纷伸长了脖子,朝我们打招呼,新面孔也不少,他们看着我们的眼神既好奇又羡慕,好似我们是一群打了胜仗回来的光荣士兵。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我们依次走下车,走向他们一早准备好的“新家”。场长说,以前住的屋子太小了,现在我们都长大了,住大屋子才不会拥挤。

  是呀,这7个多月“神仙般的日子”,让我们每个人都长成了“胖姑娘”,这可要好好感谢龙泉的山水和下锦村的村民。

  那里的草特别肥美、水特别甘甜、空气特别清新,那里还有我没见过的高山、叫不出名字的树木、清爽宜人的夏天以及无微不至照顾我们生活起居的村民师傅。

  在那里,我们从来不用担心饿肚子。每天早上6点,师傅们会叫大家起床,不仅准备好丰盛的早餐,还会帮忙打扫屋子,让我们住得更加舒服。知道我们正在长身体,师傅们会为我们准备四五顿饭,除了早餐,中午12点半、晚上8点我们都能饱餐一顿,中间还会有两顿小零食。

  所以,当听说我们平均每个人重了183.7公斤时,我一点也不感到惊讶,反而觉得很自豪。

  这次,我们能为下锦村集体经济带去每公斤30元的收益,总计27万元以上,扣除饲料、人工等成本,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可以增加9.1万元呢!

  (二)

  好事成双,11月7日不仅是我们回家的好日子,也是妹妹们出发的重要日子。

  听顾冻兴场长说,载我们回秀洲的车还要带着30头小奶牛再次开赴下锦村奶牛养殖示范基地。等一两个月过后,还有大约40个妹妹也要前往龙泉。看着这一张张稚嫩的脸蛋、一个个兴奋的模样,我仿佛看到了当时那个满怀期待的自己,这种感觉真是无比奇妙。

  从去年的25头奶牛,到今年上半年的50头,再到将来的约100头,我们的队伍不断扩大,代养规模逐渐扩张,带去的收益也在快速增长,这背后,是秀洲和龙泉多年来坚持携手开展山海协作项目取得的成果。

  18年前,秀洲与龙泉成为全省首批山海协作结对的县(市、区);18年后,我们带着家乡人民的热情、爱心来到了龙泉,成为秀洲与龙泉结对帮扶的“使者”,这令我感到无比自豪。

  如今,我们已经完成了使命,接下来,希望妹妹们在龙泉好好生活、好好长大,接过我们手中的接力棒,努力成为下锦村的“金奶牛”,继续这场山海协作的扶贫之旅,让奶业成为当地新的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而我的当务之急就是快点生宝宝,早点产牛奶,成为一名十足的“奶妈”,为嘉兴市民提供高质量的、源源不断的新鲜牛奶。


标签: 山海协作 责任编辑:茹萍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