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全面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民生实事项目回头看”之“健康秀洲”建设项目
2019-11-28 08:54 来源: 撰文 记者 徐 昊 通讯员 芮爱芳 区委报道组 朱琴燕

  “越健康,悦生活。近年来,新塍镇通过不断打造新塍塘生态绿道、新塍医院中医馆、健康生活馆科普馆(心理服务站)、国民体测中心等,形成一条新塍特色健康养生之路。”11月26日,记者来到本月正式启用的新塍健康生活科普馆,看到场馆大屏幕正滚动播放着有关新塍镇全面打造高品质健康养生古镇的宣传视频。

  走进馆内,只见墙上张贴悬挂着各类有关生命发展历程、认识病毒、应急救护等健康知识图解。一旁的健康互动展项令人印象深刻:生动形象的膳食金字塔;寓教于乐的“消灭病毒”“骨骼拼装”“消耗卡路里”等互动游戏……作为全市首家健康生活科普馆,新塍健康生活科普馆通过科普宣讲与体验互动的形式,积极倡导和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成为当地居民接受健康素养科普的“第一课堂”。

  【进展】

  100%完成年度项目建设目标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为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高品质生活需求,今年秀洲区将“健康秀洲”建设项目列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明确对部分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进行重置更新;建设一批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笼式足球场、全民健身路径,完成19个小康体育村升级工程;建成1个市级体育休闲公园、1个国民体质检测与运动健康指导中心。同时,开展健康村试点建设,着力培育健康普及、示范家庭,签约家庭健康生活方式干预率达80%以上;推进建设健康体验馆、主题公园等60个以上“健康细胞”工程,并持续开展红十字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项目。

  “今年,各级财政共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推进健康支持性环境和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秀洲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秀洲区已建成新塍健康生活科普馆、新塍国民体质检测与运动健康指导中心、油车港镇健康互动体验馆,健康主题公园2个、健康步道4条、健康小栈23个,全区累计建设各类健康支持性环境45个,新(改)建中心卫生室5个。在健身设施建设上,今年共新建市级体育休闲公园1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5个、笼式足球场1个、全民健身路径14条,并完成19个小康体育村升级工程,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平方米。

  在健康家庭培育方面,秀洲区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健康一家人干预”计划,向签约家庭发放控油控盐等健康大礼包1.2万份,直接受益签约家庭达4万余人。同时,实施“人人拥有健康账户”计划,为辖区居民建立从出生到死亡全过程医疗健康档案,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健康评估和健康咨询,累计建立电子健康账户45万份。

  此外,秀洲区全年共组织应急救护培训2万余人次、举办各类健康技能培训和讲座1万余场次、各类体育赛事(活动)50场以上,各镇(街道)先后通过国家卫生镇(城)省或国家考核(复评),新建区级健康单位21个、区级健康村(社区)19个,累计建设各类“健康细胞”近100个,凸显了“健康素养连带效应”和“健康示范蝴蝶效应”。

  【改变】

  “健康秀洲”建设看得见摸得着

  随着“健康秀洲”建设项目的不断推进,如今各类健康设施项目早已覆盖秀洲全域。为了普及居民关注血压、身高、体重等生理健康指标,今年秀洲区在机关单位、养老机构、公共场所设置23个健康小栈,为居民提供日常就近健康自测服务。

  在新塍镇全国社区治理实践基地健康小栈,当地居民朱秀英正在独自测量血压。“以前我们量血压都要特地去镇医院,现在好了,早上买菜路上就能顺便测个血压、称个体重。”朱阿姨说,如今,早上去健康小栈测量血压,然后在隔壁新塍健康生活科普馆里对照着膳食金字塔与科普视频“钻研”家庭菜谱,已经成为了她的习惯。

  在“健康秀洲”项目推进过程中,一个个健康主题公园、社区运动场投入使用,让居民在休闲、健步的同时,共享健康知识和健康理念。家住高照街道的刘丽丽是一名跑步爱好者,她告诉记者,家附近的高桥公园在改造提升为高桥健康主题公园后,她每天早上都会去跑几圈。

  同样,中心卫生室的新建改建工程也解决了基层“最后一公里”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让村民受益匪浅。“我要为‘健康秀洲’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点赞,以后我们不用非得去大医院看病,在家门口也能获得优质的医疗体验了。”在改建一新的王江泾镇民和村振民卫生室里,村民杜贵林说,“以前村里的卫生室医疗设施比较简单,现在经过改造提升,整个卫生室的设施更全、环境更好了,老百姓看病配药也更放心了。”

标签: 民生实事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