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文化娱乐
昙花一现的“文人瓷”,原来这么火
2020-12-21 09:11 来源: 南湖晚报 撰文 N晚报记者 付梦婕

  来自全国各地的这群人带着“看家宝贝”来到月河

  图案栩栩如生、笔触细腻精妙、文化韵味十足,前天上午,为期3天的江南文人会&南湖雅集——第二届嘉兴文人瓷藏友聚会在嘉兴月河客栈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文人瓷藏友携带“看家宝贝”共聚一堂,一睹浅绛彩瓷风采、交流收藏经验、挖掘艺术价值。

  程门笔海、胡淦帽筒……走进展厅,仿佛进入了浅绛彩瓷的世界,画着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图案的壶、瓶、帽筒、笔筒、瓷版、水盂、花盆等各式各样藏品陈列其中,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文人瓷,又叫浅绛彩瓷,新塍人称之为‘糊涂山水’。”作为藏友会的召集人,浅绛彩瓷藏家孙林伟介绍了浅绛彩瓷的前生今世和自己的藏路历程。

  今年四十出头的孙林伟是浅绛彩瓷收藏领域的大家,爱上收藏已有30多个年头。小学四年级,他就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班级的兴趣小组,开始搜集钱币,进而迷上收藏。几十年来,他经常收集、研究古玩,涉及范围十分广泛,手上的藏品也日益增多,从钱币到玉器到瓷器到其他杂项,只要喜欢的都会淘来收藏。

  而他与文人瓷的缘分,要从15年前说起。

  2005年,电商兴起,孙林伟也“触电”开起了网店,生意非常红火。为了实现自己的收藏梦,他毅然辞去工作,专心经营网店,以藏养藏。在这个过程中,孙林伟发现有一个品种的瓷器特别好卖,那就是被称为“文人瓷”的浅绛彩瓷。

  在中国漫长的瓷器发展历程中,浅绛彩瓷的“一生”带着浓厚的历史印痕。从清末道光、咸丰开始出现,鼎盛于同治、光绪年间,到民国初年逐渐消失,整个存在的时间不到50年,可以说只是昙花一现。

  “正是因为出现时间短,这个品种的瓷器存世不多,名家制出的精品更是稀少,所以浅绛彩瓷现在在藏界的地位日益增高,深受藏家的器重。”孙林伟介绍道。

  15年来,孙林伟锲而不舍地学习和收藏,在他的带动下,嘉兴有了一批喜欢浅绛彩瓷藏家队伍,他也有了自己的团队。2017年4月,在月河举行的第一届嘉兴文人瓷藏友聚会上,孙林伟提出的浅绛彩瓷研究新观点,得到了广大藏家的认可和重视。

  “这样的活动为我们这些藏友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经验交流的平台,有利于挖掘和推广文人瓷的艺术价值。”来自杭州的文人瓷收藏爱好者“曙光”已是第二次参加藏友会。  


标签: “文人瓷” 责任编辑:茹萍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