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昨天体检查出了‘三高’,我还不到30岁呢……”“富贵病,比你年轻的都有……”“该吃吃,该喝喝,没多大事儿。”这番对话,听起来应该并不陌生,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三高”一般是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三高”人群越来越多且呈现低龄化趋势,这与年轻人经常熬夜,饮食不控制,缺乏运动有直接关系。
“三高”到底会给身体带来什么危害,“三高”又应当怎样预防和治疗?在9月1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来临之际,嘉兴市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王蕾,将通过真实的案例分享,带领大家更好地认识和应对“三高”。
吃动不平衡,17岁高中生也被“三高”缠上
过去,“三高”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现在却呈现出低龄化趋势,“缠上”了不少青少年甚至儿童。王蕾表示,青少年的“三高”问题,近年来在门诊患者中屡见不鲜,还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17岁的高二学生小丁自上高中后,体重一路飙升,体检结果显示,其身体质量指数(BMI)达到36.8,属于肥胖,且血压、血脂、尿酸全部超标。随后,父母便带小丁来到医院寻求帮助。
经过问诊,王蕾大概了解了小丁的“三高”从何而来。自从体育中考后,小丁便几乎不再运动,而且因为喜欢吃重口味、油炸食物,他每天都会点外卖加餐或吃宵夜。而最让医生想不到的是,酷爱喝饮料的小丁,已经到了把饮料当水喝的程度。
“孩子除了体重涨得快,体力也下降了很多,多跑几步、上个楼都会气喘吁吁,晚上睡觉还打鼾,但是我们都没太放在心上。”小丁父母说,一直以为孩子只是长身体吃得“猛”了些,但从没把这个年纪的孩子和“三高”联系到一起。
王蕾表示,高中生群体学业压力大,长期久坐少动、无法完全保证充足的睡眠,随之而来的就是肥胖、身体代谢紊乱等问题,血糖、血压、血脂、尿酸超标,但这些危害心脑血管健康的高危因素,很容易被家长忽视。
“首先,‘三高’对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是不利的,其次,如果让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在孩子体内悄悄酝酿,他们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时间会比正常人大大提前。”王蕾说,“若任由‘三高’发展下去,很可能会提早发生心肌缺血、心梗、脑梗等意外。”
为了小丁的健康,王蕾建议他一定要及时改变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油炸、烧烤、火锅等重口味食物,尽量不吃宵夜,注意控制体重;在学习之余要适当地运动;要保证良好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如果避免了上述不良的生活方式及饮食方式后还有指标异常,要到医院进行对症治疗,防止出现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危及健康。
一辈子嗜甜如命,76岁老人该如何控“三高”
今年76岁的张大爷,患有“三高”多年,也是王蕾的老病人之一。这位一辈子嗜甜如命的老人,可谓生动诠释了何为“病从口入”。
原来,祖籍苏州的张大爷做菜习惯放糖,无论是肉菜还是青菜,都少不了用糖调味,而且十分爱吃糕点,除了清明团子、中秋月饼等节日糕点,家里还常备各种苏式点心,不仅如此,张大爷认为多吃水果有益健康,每天都要吃三种应季水果。
在宣教过程中,王蕾告诉张大爷,要改善“三高”问题,首先就要少吃甜食。因为甜食中含有丰富的热量与糖分,人体摄入过多,容易将这些物质转化为厚重的脂肪与油脂,从而升高人体胆固醇含量,使血脂更为粘稠,对身体十分不利。
“我们祖祖代代都是这么吃过来的,而且我年纪都这么大了,习惯难改哦。”听到医生说要少吃甜食,张大爷一下子难以接受。
老人年龄大了,一辈子养成的习惯难以一朝一夕改变过来,考虑到这些,王蕾给老人提出了几点建议:控制甜食的量;挑选水果的种类,尽量选择小番茄、黄瓜、柚子等不太甜的水果;炒菜可以选择糖尿病人的专用糖,例如木糖醇等;增加散步、快走的运动量来消耗热量和糖分。
“‘三高’群体大多是老年人,对于医生的建议,有的老人执行起来比较难,和戒烟戒酒一样,行动跟不上决心。”王蕾笑称,引导老人控“三高”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控量减量、循序渐进,慢慢改善他们的生活习惯。
其实,中老年人更容易患“三高”,也是有原因的。一方面,老年人味觉退化,食物就免不了放过量的调味品,增加患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风险;另一方面,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肾脏、心血管、内分泌等功能都会随年龄增长而衰退,也容易引发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因此,医生建议,中老年人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减少肥肉、动物内脏摄入,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三高”患者,晚饭吃到七八分饱即可,不要吃太多。糖尿病患者主食应定量摄入,严格遵循糖尿病食谱。
“三高”并发症让这台手术“难上加难”
很多人都拿“三高”不当回事,实际上,这些慢性疾病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很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不久前,一位体重超200斤的心肌梗死患者,不得不接受心脏介入手术,但是由于血管严重堵塞,手术风险高。术中险象环生,好在经及时抢救,患者最终脱离了危险并成功完成心脏支架手术。
“这位病人患有‘三高’多年,血管条件很不好,沉积在血管内的斑块较多,导致血管硬化严重,且动脉狭窄。”王蕾解释,心脏支架手术一般选择从人体桡动脉或股动脉进入,若病人血管条件不好,会大大增加手术风险和难度。
那么,“三高”及其并发症会对身体造成哪些危害?“‘三高’都属于代谢综合征,经常会同时出现,还会互相影响并加重彼此的风险。例如高血糖会加重高血压和高血脂的问题,而高血压和高血脂也会加重糖尿病的情况。”王蕾说,严重的“三高”并发症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威胁生命。
长期高血压会损害心脏、脑部、肾脏等器官,并且会对视网膜造成损伤。高血压使得冠状动脉内膜受损并逐渐硬化、狭窄,影响心肌血液供应,可能导致心绞痛、心肌梗伤等疾病。
长期高血糖会影响全身各器官和组织的代谢功能,尤其是神经系统、眼睛、肾脏和心血管系统,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病变、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
长期高血脂可影响多个器官系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心血管疾病,也可能引起胆囊结石、胰腺炎、脂肪性肝病等问题。
因此,“三高”病人需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除必要的血压、血脂、血糖检测以外,还应定期进行血肝肾功能、颈动脉彩超、心脏彩超、视网膜检查等,监测各项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措施。
对于一些“三高”指标很高或是已有并发症的患者,医生强调,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注意不要随意停药,遵守规定的服药时间和剂量,尤其是长期使用的药物,不应随意更改医生规定的药物类型或剂量,避免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