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生活健康
让关爱延续 使生命更有尊严
2020-05-18 09:08 来源: 南湖晚报 撰文 N晚报记者 施兰 通讯员 高硕旻 CFP供图

  第30个全国助残日,聚焦脊髓损伤患者
让关爱延续 使生命更有尊严
脊髓损伤患者的年龄跨度从青壮年跳跃到老年 是否积极地进行康复治疗结果大不相同

  

  医学技术指导:嘉兴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病区主任  傅建明

  脊髓损伤,是脊柱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往往导致损伤节段以下肢体严重的功能障碍,俗称“截瘫”。近年来,脊髓损伤在世界各地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在我国每年新发人数在7万至8万。

  不同于其他疾病,脊髓损伤往往是由车祸、高空坠落、运动损伤等意外伤害造成的,患者从原本生龙活虎、充满生命张力的健全人,变成与轮椅为伍的残疾人,人生轨道仿佛180度大转弯,身体和心理的改变足以给人毁灭性的打击。

  昨天是第30个全国助残日。今年的主题是“助残脱贫,决胜小康”。“关爱脊髓损伤病友,尽享美好健康生活”——今年助残日,嘉兴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把目光投向了脊髓损伤患者。

  让关爱延续: 出院后患者康复得怎么样?

  对于脊髓损伤患者来说,康复是终生的话题。住院时,在医生、护士和康复治疗师的训练、指导和监督下,康复训练往往有较理想的效果。那么,患者出院回家后,康复训练是否在坚持?身体状况是否良好?日常生活是否顺利?这是脊髓损伤患者需要长期面临的问题,也是康复医生的牵挂所在。

  5月16日下午,嘉兴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病区主任傅建明、病区护士长王勤俭、康复治疗师傅雄伟等一行人组成“家访”小分队,探访并指导出院脊髓损伤患者的居家康复。

  今年53岁的汝先生开心地到路口迎接“家访”小分队。“傅主任,您看我现在恢复得怎么样?走路是不是更稳当更自然了,右脚跛得也不明显了?”他边走边说,像见到久违的朋友一样兴奋。

  去年,因为意外摔伤,汝先生颈椎严重损伤,虽然抢救及时保住了生命,但身体却失去了知觉,手脚都无法动弹。“一开始是绝望的,感觉自己这辈子完了。没想到进入康复医学中心一段时间后,奇迹发生了,慢慢地手脚能动了,我又看到了希望。”汝先生说,康复训练3个月后,他已经可以站立行走。

  如今,汝先生出院回家已有半年,生活基本可以自理,只有右手功能还不够理想。经过一番检查评估,傅建明为他制定了相应的手功能康复方法,叮嘱他在家继续坚持练习。汝先生连连点头,“相信通过康复训练,我一定还能恢复得更好。”

  “现在行动更方便了。”在秀洲区洪合镇,患者沈先生向“家访”小分队展示自己新换的电动轮椅。

  12年前,因为一场车祸,沈先生胸椎骨折,导致完全性截瘫。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的倒下,不仅让自己陷入痛苦,也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沈先生一度郁郁寡欢。

  “当时,多亏傅医生和其他护士、治疗师的悉心开导和治疗,我才有勇气坚持下去,才有了现在的生活。”沈先生说,他一直很珍惜康复带来的劫后重生。

  小分队对沈先生进行了全面康复评估,并对使用电动轮椅进行了指导,随后围绕改善心肺功能,预防血栓,科学管理二便,改造家庭环境,提高日常生活等内容进行指导,并叮嘱他有疑问随时电话咨询,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在走访中,“家访”小分队发现,大多数患者积极乐观,且坚持康复训练,生活质量良好,但同时,也有一些患者因为无法走出心理阴影、家庭康复条件较差等原因,生活质量不够理想。

  始于需求终于满意: 形成“关爱”机制

  “绝大多数患者都知晓康复的重要性,只不过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指导。我们的作用,就是做好他们的支持者。”傅建明表示,康复医学中心以今年的助残日为契机,形成“关爱脊髓损伤病友”的长效机制。

  据介绍,中心将通过与脊髓损伤患者结对的方式,定期开展“家访”,进行家庭康复评估和指导;通过智慧医疗,打造线上康复平台,远程评估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通过举办线上、线下康复知识讲座,普及康复知识;通过专业心理干预,疏导患者的消沉意志,激发患者的信心,使其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树立信心等。

  其中,“家访”是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医院,患者在我们的监督下能够获得理想的康复治疗效果。到了家里,效果就因人而异了。毕竟患者余生要在家里度过,所以我们首先要上门评估患者的实际情况,例如在身体方面:心肺功能怎么样?大小便如何?有没有静脉血栓?在家庭环境方面:台阶会不会过高?楼道、卫生间有没有扶手、拉手?在辅助器具方面:是否符合条件佩戴矫形器或支具?是否可以使用个性化轮椅?通过各方面的评估,制定最优化、最合适的康复方案,从而提高整体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傅建明介绍。

  与此同时,患者的心理状况也对康复起着关键作用。“大多数脊髓损伤由意外导致,患者有着从震惊、否定、抑郁,到承认、适应、主动的一个心理变化过程,我们还要通过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尽快度过前三个阶段,从而接受现实,主动进行康复训练。”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因病致贫成了贫困的主要原因,嘉兴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以患者的需求出发,让关爱延续到出院后,努力形成“关爱脊髓损伤病友”长效机制,以自己的专业为助残脱贫、决胜小康贡献应有的力量。

  从身体到心理: 为什么康复这么重要?

  据了解,在我国,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年龄在30多岁的最多。通常多见于两类人群,一类是青壮年,从事体育运动及劳动作业的比较多,另一类是50至60岁人群,这部分人大多是因为跌倒导致脊髓损伤。因此,脊髓损伤患者的年龄跨度从青壮年跳跃到老年,中年相对少,儿童比较少。

  “抢救可以让患者活下来,康复则能使他们有尊严地活下去。”傅建明说。而对于脊髓损伤患者来说,患者是否积极地进行康复治疗,结局大不相同。

  脊髓损伤可以导致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和感觉完全或不完全消失,同时会引起很多并发症。例如压疮,一旦感染会引起败血症,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还有呼吸衰竭与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体位性低血压和静脉血栓等。

  “这些并发症都不是简单地通过吃药或者手术能够解决的,而必须经过一定的康复训练,通过改善、代偿和替代的途径,让脊髓损伤患者能够尽可能地恢复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这是非常重要的。”傅建明介绍,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预防可能产生的并发症,防止关节僵硬和韧带挛缩,进行有针对性的肌肉牵伸,采用替代方法帮助患者实现行走和部分生活自理。

  傅建明表示,康复治疗越早越好,临床情况一旦稳定就可以开始。例如脊柱做完手术,患者不在抢救的过程中,就可以开始进行康复训练。早期的康复治疗不是采取很复杂的措施或剧烈的运动,可以预防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所以越早越好。患者出院回家后,康复训练也要长期坚持。并且通过家庭环境适应性改造,通过轮椅、义肢等辅助器具的使用,让患者更体面地生活。


标签: 脊髓损伤 责任编辑:茹萍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