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生活健康
80%的孩子感统失调? 是时候揭穿这个伪命题了!
2019-11-25 09:12 来源: 撰文 N晚报记者 张 倩 CFP供图 医学技术指导 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科长 李 晶

  很多机构滥用感统失调的概念,引起家长恐慌,其实感统失调的孩子在12岁之前通过训练很容易纠正


  孩子身体协调能力差,是不是感统失调了?

  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是不是感统失调了?

  孩子学习能力差、胆小缺乏自信,是不是感统失调了?

  近年来,“感统”这个词逐渐被普及,原本一个复杂的概念被越来越多人熟知,主要是因为“感统”这个词后面通常紧跟着两个字——“失调”,而且经常跟少年儿童联系在一起,甚至有报道说,在中国,超过80%的孩子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是一种疾病吗?它真的像很多训练机构和报道宣扬的那样严重吗?它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家长又该如何应对?近日,记者据此采访了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科长李晶,一起揭开感统失调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觉是人类认识事物和认识世界的基础。感统是“感觉统合”的简称,是指机体在环境内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与身体相互协调作出行为反应(语言、动作、表情等)的过程和机能。

  1970年,日本及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中,问题少年、儿童的情况日趋严重,经过数百位专家的共同研究,1972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爱尔丝博士根据脑功能研究正式提出了感觉统合的理论学说。也有专家表示,感统能力是介于医学、心理学、脑神经学、教育学之间的一门学科。

  “感统失调不是一个医学词汇,它指的是一系列症状,如视觉、触觉、味觉等方面的特异表现。”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科长李晶告诉记者,很多人只知道感统训练这四个字,却不知道其背后的意思,还有很多机构滥用“感统失调”的概念,引起家长恐慌,“如果把我们人类大脑的工作模式比喻成一台电脑,感统的作用就是负责信息输入这一块,感统训练就是帮助孩子把正确的信息输入渠道完善起来,这样孩子对于世界上很多事物的认知才可以达到一个我们期许的效果。”

  感统为什么会“失调”?

  据悉,感统失调常常表现为:孩子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不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写字时笔画常颠倒,计算粗心;胆小怕事,极其害羞,不愿与小朋友交往;做事笨手笨脚,怕人碰撞;攻击性强,喜欢招惹别人;偏食厌食;有时肢体、情绪不能自控,反应激烈等。

  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据李晶介绍,现在的城市化环境带给我们便利,却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局限,很多孩子被过度保护,家长不舍得让孩子攀爬、蹦跳,电子产品代替了同龄玩伴,所以很多学龄前儿童会表现出怕生、不爱说话、孤僻、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因素会引发感统失调——

  1.遗传作用。家族中如果有人曾经患有神经疾病或精神疾病,或有学习障碍以及过敏中毒史等,则会增加其他家族成员感觉统合失调的风险。

  2.剖宫产。在孩子出生的时候缺乏产道挤压,导致孩子在触觉方面缺乏一个感受的过程。

  3.爬行不足。爬行是我们人类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技能,总是被抱在怀里的孩子,前庭觉一定是缺少刺激的,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了这个刺激,导致孩子会出现各种问题。

  4.城市里人口密集、社会关系复杂、变迁迅速、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会让孩子感到不适应,给孩子的感觉统合带来消极影响。

  如何区分感统失调和自闭症?

  李晶提醒,目前,自闭症(孤独症)是受到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现感统异常的表现时会先上网查资料,结果就误以为孩子是得了自闭症,过分关注,反而起到反作用;还有的家长不当回事,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错过了最佳训练期。

  通常,感统失调的孩子在12岁之前通过训练很容易纠正。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协调性不佳,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它的表现主要有:

  1.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好动不安,走路易跌倒,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他人冲突,调皮任性,甚至很容易迷失方向。很容易受到外界微小、不重要的信息干扰,有时甚至稍微大一点的声音、光线的变化,都会让孩子受到干扰,很难做到注意力集中,影响了学习成绩。

  2.语言发展不良。语言发展迟缓是感觉统合不良的常见表现,有些孩子会有语言理解困难的问题;发音不良,知道自己想要说什么,却无法控制自己的嘴巴说出这些字句的正确发音,有时还会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语言表达困难、说话迟。

  3.情绪起伏大。脾气暴躁,触觉过分敏感,当有人触碰的时候,很容易觉得不舒服、生气、焦虑,有些孩子甚至敏感到连有人站在他的身边都觉得不安,想要逃离。这些孩子情绪常常起伏不定,但其实他不是故意要生气,而是无法接受这些外在信息的干扰。

  4.身体控制不良。表现为平衡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经常摔伤,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骑车、跳绳和打球。手工能力差,父母可能觉得孩子是没兴趣,但实际上是孩子的感知觉和他对环境刺激的反应能力不正确,很难协调地把事顺利做完,当然也无法感受到应有的成就感。

  5.缺乏自信心。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害怕陌生的环境,胆小爱哭,父母的限制包办导致孩子不敢勇于探索,身体控制能力也不佳,经常受打击,没有自信。

  而自闭症儿童的行为明显异于正常孩子,但不见得都在一个孩子身上表现出来,并且自闭症的程度也各不相同:

  特征一:孩子很少与人有较长时间的眼神交流。也就是说,无论大人说什么,孩子都极少有语言或身体语言的回应,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特征二:不喜欢变化。比如孩子在室内玩耍时,大人要带他出去玩,他会哭闹着极力反抗。很难适应日常生活中的小变化,吃、睡、玩等日常活动都会很困难。

  特征三:不喜欢嘈杂的环境,如果人很多,他会表现出极度的不安全感,严重者,别人靠近时会做出极端反应,比如哭闹、咬人、打人或尖叫。

  特征四:孩子有语言障碍,不能像同龄孩子那样与人进行交流、对话。有的孩子喜欢重复别人的话,比如你与他交谈时,他不是回答你的问话,而总是重复你所说的话。

  特征五:有些孩子坐在那里喜欢长时间地前后摇动身体,有些孩子喜欢玩自己的手等,并且这些行为会持续很长时间。

  特征六:有些孩子身体协调性很差,蹦蹦跳跳的事对他们而言很困难,还有些孩子走路喜欢踮起脚尖。

  应及时到专业机构进行评估

  李晶表示,不怕家长给孩子评估得不全面,就怕给孩子不评估随便练。目前,社会上号称进行“感统训练”的机构越来越多,其实并非适合所有的孩子,建议家长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盲目判断,及时咨询专业机构,根据评估的结果再为孩子制订训练计划,“选择一个机构或者说是感统机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评估过程和评估结果,以及给孩子制订的个性化训练计划是否专业。”

  “我们的训练方向有一个原则,哪儿差练什么,哪儿有问题就练哪儿。要把游戏贯穿到跟孩子所有互动的始终,在感统训练中,一定要以调动孩子的意愿和积极性为前提。”李晶提醒,孩子的很多感觉是随着年龄增长、大脑发育的完善逐渐完备的,所以家长也不需过分焦虑,更不要过度干预,把自己觉得可以训练感统的方式一股脑塞给孩子。


标签: 感统失调 责任编辑:茹萍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