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长虹桥
千亩善心
2022-08-19 09:10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邵洪海

  夕阳从千亩荡宽阔的水面苏醒,露出日出时的光彩。那是接近秋天的夏天,空荡荡的湖面上,有一只水鸟还在不停盘旋。它在领受,一次次失败的傍晚。我已经整整绕千亩荡走了一圈,此刻正站在东千亩荡的南岸,沐浴晚霞,看着那只始终不放弃的水鸟一次次降落,腾起,啄着荡里一整片如锦的倒影。

  千亩荡用她千亩的胸怀给周边的生物以最大的领受。我所站立的位置,东接蒋家淖,南连麦家港,西与西埭接壤,北临东千亩荡,在《油车港镇志》里被称为鹤雀溇。据镇志记载,这里原本是一个较大的鱼塘。捕鱼时,村民需把船拉进鱼塘,为方便,专门开挖了一条小河。河两边种满树木,郁葱荫人。后来,鱼塘被填,那条开挖的河道尚存,且树已大,招引了很多喜鹊(鹊、雀同音,镇志里写作“雀”)。周边村民善待这些“傍人飞”的鸟儿,不驱赶它们,不捣它们的巢。人鸟其乐融融地相处,故此地得了如此好听的名字。

  正当我遐思之时,一只喜鹊落在不远处的田塍上,优雅地走着。长长的尾巴一翘一翘。我一直很喜欢喜鹊——江南水乡最常见的鸟类之一,与水乡的白墙黛瓦相合,黑白的羽毛上泛着绿莹莹的光泽。它是林间之灵,是高妙的建筑师。当我念叨“喜鹊”的名字时,感觉它们从来不会带给人悲伤。在千亩荡畔看到喜鹊,让我又一次想到袁谷人的版画,都是高妙的黑白艺术。

  鹤雀溇西南是麦家村。原以为村民都姓麦,有麦子的清香,是真正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是随意的想象,事实也证明是我误猜,这里只有麦田,没有姓麦的人家。翻看《油车港镇志》:“有大力士马庆元曾居于此地,故有马家港之称,后‘马’讹读成‘麦’,遂成了麦家港。”麦家村四周有荡湾、塔湾、三尖角、千亩荡等水域环绕,仿若一座岛屿,是典型的水乡村落,据说这里也是秀洲区最后一个通公路的村子。我沿着麦家港往村里走,沿路遇到几个上了年纪的村民,跟他们随意攀谈,极和善。

  千亩荡是一片善意盈盈的水域。从地图上看,东西千亩荡太像是人的两片肺叶,她帮助这方土地轻盈地呼吸。麦家村再往南有古窦泾村,相传铁罗汉窦尔敦长子窦飞虎战败后率义军南下,路经该地,见旱情严重,遂安营数日,率士兵拓泾挖河,引水灌田,终解旱情。后人念窦氏之恩,便将此村改名为古窦泾。村里有一担庙桥(即善兴桥),仿若一条扁担,挑着桥南堍的永昌寺和桥北堍的麟瑞庙。据《嘉兴历代碑刻》载,清嘉庆七年(1802),由嘉善、秀水两县民众捐资重建一担庙桥。邑人沈昌的《重建善兴桥碑记》记述了两县民众如何“踊跃以乐捐”,克服“功钜费繁”,同心协力,终使桥梁有成的事迹。碑记末道:“(桥)仍旧曰‘善兴’,以见修治桥梁诚属善缘之一”。

  有人捐助造桥,亦有人出力修庙。西千亩荡北岸栖真村有缪家惠新者,是千亩荡畔我熟识的另一位画家,也是我的同事。我有一长文《描绘生命的人》详细记述过我对他及其画作的理解。在作画之余,他一直保持着一个诗人的性情,早年也写诗,有一首关于鸽子的诗歌:“最初的感觉是画/蓝色的天空/黑色的土地/蓝与黑之间/有颗土豆般发芽的太阳……鸽子从太阳里飞出,又飞往太阳。”此后,他正是带着鸽子一样的梦想,去做想做的事,去帮要帮的人。

  除了画画,他还做很多事。我们成为同事后,经常看到他帮助筹划栖真寺的修缮。有一回,他拿了一副对联给我看,这是栖真寺庙门外一个亭子上用的,是他用心一笔一画写成的。他常和我说,最终他要回到这方水土上栖真养道,养他的画。

  在协助修建栖真寺的同时,他还和僧人一起在寺内修立了三位故人的墓碑。一位是说出“栖真养道”的高僧憨山,据说在庙旁找到了他过去的墓碑。第二位是他的朋友,嘉兴的一位摄影家黄才祥。还有一位是大名鼎鼎的辛亥革命七烈士之一龚宝铨。在《志士归魂记》一文中,缪惠新记述了他与朋友一起拜谒龚宝铨故居时,腿上被不知名的虫子咬了无数个包,以致第二日难以行路,而同行的人却未有此遭遇。他便胡思乱想,是不是冥冥之中指引他去为龚宝铨做一些事。后来,便有了他向镇里提议修缮龚宝铨故居的事。他的这种“胡思乱想”,我认为与他年轻时就深藏在心里的善念和诗人性情,一脉相承。

  千亩荡的水已经流进了缪惠新的血管,我说他“纯粹得像个孩子,又勇敢得像个英雄”。2019年夏天,他退休了。最后搬东西那天,我与他在办公室聊了很久。临走,他把养了多年的昙花赠我,并留下一组诗。其中一首依然写到“飞鸟”:“每一方空气、花瓣、土地/像模像样生长/一展望已度一个世纪/我望见一只离群之鹤/孤独天上/依然展翅……”


标签: 原创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