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长虹桥
穿上新衣过大年
2020-01-17 09:21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朱娟清

  时光匆匆,白驹过隙。倏忽间,迎来了2020年。玉猪辞岁,金鼠迎春,又一个新年近了。

  今天,同事Z穿了一件新款羽绒服,象牙白,素雅端庄,很是漂亮。

  在一片啧啧称赞中,我打趣道:“这么贵的新衣服,咋不留着过年穿呀?”

  她笑答:“俺家的年酒已吃完了,过年宅家不走亲戚,无所谓过年穿新衣啦!”

  M插嘴:“我也是这样。现在的新衣服,可以随时买随时穿,过年不再讲究这个了。”

  L也附和:“君不见身边美女,一周里几乎没有重复着装的。哪里还在乎过年穿不穿新衣服呢?”

  H沉思着说:“记得小时候,只有等到过年才能穿上新衣服,那个高兴劲儿别提了。”继而,长叹一声:“不穿新衣的新年,年味也寡淡许多啊!”

  Q听了,笑吟吟地接话:“就是这个感觉。我是个传统的人,每年都会穿上新衣服过大年,而且偏爱红色元素的中式唐装。喜庆,年味儿足,呵呵……”

  年长的G是个“百事通”,听着一群女人七嘴八舌,缓缓地说道起来:“过新年,穿新衣,自古以来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的记载。在农耕社会,忙碌到年尾,有了一定的收成,也要表示庆贺和犒劳自己。新年是‘一元复始日,万象更新时’,穿新衣即是辞旧迎新,象征着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期待。因此,百姓将它看成与挂灯笼、贴春联和放鞭炮等习俗一样,是新年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人穿上新衣过大年,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这也就是时下所说的‘仪式感’吧!”

  一席话,令我们频频点头,也如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我的记忆大门,脑海中浮现了孩提时代的一幕幕场景。

  斗转星移,四季更替。春播秋收又冬种后,小村人终于得闲了。然而,裁缝师傅开启了忙碌的日子——新年临近,一户户乡亲都要做新衣裳呢。

  虽然手头紧巴巴的,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说法,但是“穿上新衣过大年”,历来是小村人的共识,也向来是一丝不苟的。

  那时,农村人家的孩子多,衣服一般都得做个两三天。所以,想要请到好手艺的裁缝师傅,须得提前预订,方能“挂上号”。

  在我的小村,裁缝做衣服,都在堂屋里。一早,女主人把地扫干净,再将八仙桌擦抹数遍,移到大门口的一片光亮处。裁缝师傅来了,先拿出皮尺量尺寸。这时候,轮到谁,都是规规矩矩地听从号令:伸展胳膊、挺直腰杆、昂起胸膛……当师傅一一记录后,就在八仙桌上铺开了布料,用尺子和粉饼画出轮廓。随着“咔嚓咔嚓”的剪刀声,那件衣服样片就被裁剪出来了。

  冬日,暖阳高照,裁缝师傅就将缝纫机置放在廊檐下。于是,左邻右舍就会闻声过来瞧瞧。“啧啧,这花布多好看哪!”“哎呀,这件新样式挺洋气哟!”评头论足间,还要动手摸摸料子,数数件数,或者在自个儿身上比试一番。然后,眉开眼笑着:“俺家的过年衣裳也得赶着做啦!”这时,女主人搬出长条凳,一众人欣然落座后,闲谈些家长里短。

  我家请了一位隔壁村的女裁缝,二十五六岁,个子小巧,说话温婉。她擅长做中山装,父亲试穿后非常满意。母亲给我们姊妹仨买的布料是相同的——粉底色小红花“的确良”做“包衫”(包住里面的旧棉袄),藏青色卡其布做裤子。除了尺寸大小,三件式样完全相同。待到一家人的新衣全部做好了,裁缝师傅又小心地用熨斗一一熨平,整叠起来。

  母亲洗净手,抱起这一叠新衣走入房间,放进一个樟木箱里。我们眼巴巴地瞅着,扳着指头数日子,盼望着新年快快到来。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神;二十四,扫房子,搞卫生;二十六,糊窗户,贴春联……除夕夜团圆饭后来守岁。当然,小孩子都是熬上一小会儿就去睡觉啦。醒来时,旭日照亮了整个大地。我们一骨碌起床,迅速穿上母亲早已搁在床头的新衣。三姊妹你看我,我看你,还要幸福地转几个圈,个个美滋滋地笑开了花。

  新年头,小村里人人穿戴一新,精神儿倍儿好,喜笑颜开。吃过年糕,小伙伴们不约而同地来到生产队晒谷场玩耍,先要比比谁的新衣最漂亮。大人们聚在廊檐下的阳光里,享受着新年头才有的轻松惬意和快乐祥和。九点光景,各自归家,开始走亲戚拜长辈吃年酒。直到过了正月十五,新年头才算结束,我们的心也才安定下来……

  “朱老师,你过年穿新衣服吗?”F的问话,拉回了我的思绪。

  “穿呀!穿上新衣过大年,是打小就印刻在我心中的幸福哟。新年新气象,新衣新风采。一件件多姿多彩的新衣,能把新年的气氛烘托得更为隆重、热烈和喜庆了,多好呀!民国时期《平谷县志》有云:正月初一,卑幼盛装饰,拜尊长为寿。我们现代人更应该‘青出于蓝而盛装一新’迎春吧?”

  “哈哈……”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大家纷纷表示:“我一定要穿上新衣过大年!”

  有一种仪式感,叫过年穿新衣。亲爱的朋友,瑞鼠呈祥新年至,你准备好新衣了吗?


标签: 原创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