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街镇风采
新塍镇人大打造“360”工作机制提升工作质效
2023-02-17 15:42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撰稿 富玲燕 王洁芳

  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看得见、摸得着

  “我们全面打造‘360’工作机制,将基层单元建设成为新时代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尽责的加油站、社情民意的信息台、凝心聚力的连心桥,以基层人大生动实践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秀洲区新塍镇人大主席曹海华昨天说起此事信心满满。

  去年以来,秀洲区新塍镇人大坚持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指引,着力打造“三化”“六强”“零距离”的“360”工作机制,擦亮基层单元民主底色、突出人大履职本色、淬炼数字赋能成色、彰显品牌创新特色,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看得见、摸得着。

  建立常态化机制

  让代表联络站“活”起来

  “想不到,我在联络站提出的建议很快就有了解决方案,新塍镇启动了管道燃气改造工程,涉及镇区13个老旧、自建房小区共2504户,工程已经在稳步推进中了。”新塍镇蓬莱社区朝阳东村小区居民王文渊激动地说道。

  每月20日是新塍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固定的接待日,群众就基层治理、环境整治、停车管理等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向代表面对面反映。代表将问题建议进行梳理后,反馈给镇人大交办处理。

  “镇区的老小区居民都还在用瓶装煤气,充气不方便,安全隐患也大,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安排管道燃气。”王文渊在代表联络站提出建议后,代表们实地走访调研,并将实际情况进行反馈并得到了圆满解决。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贴近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主阵地。新塍镇人大着力推进各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切实打通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真正架起听民意、聚民智、惠民生的“连心桥”,推动形成“群众常来、代表常在、实事常办”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常态”。

  结合人大基层单元建设目标,新塍镇人大打造“三化”“六强”“零距离”的“360”工作机制。“三化”即常态化出站走访、进站接待,常态化交流学习、建言献策,常态化监督检查、评议工作;“六强”即强联系、强发展、强推动、强助力、强实效、强提升;“零距离”即零距离沟通、零距离服务。

  “我们坚持联络站‘门常开、人常来’,建立选民联络员队伍,实行‘代表、选民联络员轮值驻站’制度,各级领导干部代表带头到联络站,以代表身份联系人民群众,倾听群众心声,热情接待群众说事找‘茬’,及时收集群众的好建议、金点子。”新塍镇人大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一年,新塍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室)共开展主题接待活动31次,接待选民180余人次,收集问题建议64件,分类交办实现100%。实践证明,人大代表通过联络站密切联系群众,在群众心中形成了“有事找代表”的身份认同,进一步激发了广大代表为民履职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豪感,提高了履职热情。

  采用数字化手段

  让代表履职“动”起来

  “嘉洛公路两边有大量木材乱堆放,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日前,张师傅通过代表二维码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收到诉求后,平台及时进行了流转处理,当天,新塍镇消防队立即组织人员现场查看处理,消除了安全隐患。

  “没想到这么快,我反映的诉求当天就给予回复并解决,我十分满意。”张师傅说,他平时比较忙,没有专门的时间找代表提意见和建议,现在有了代表二维码,就算在田间地头,拿出手机扫一扫,就可以提交问题了。

  这条线上渠道让群众和人大代表实现了“零距离”。如今在新塍镇,通过公开代表联络站码、代表二维码,人民群众能够便捷地通过线上扫码、线下进站找代表反映问题、提意见建议,让代表与群众联系的渠道更畅通,推动解决民生难题更高效。

  去年以来,新塍镇人大在强化基层单元建设“联、商、督、促、智”五大功能的基础上,拓展“学”促进提升,总结形成“六大做法”,同时依托省、市人大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动人大代表联络站迭代升级,进一步拓宽代表履职渠道,实现线下活动、线上履职双管齐下,让数字在具体工作中用起来、跑起来,让代表履职步入数字化新模式。

  “通过数字化改革,突出人大工作实战实效,扎实推进基层单元建设体系化、制度化、规范化,实现与群众零距离沟通、零距离服务,实现空间上全方位,时间上全天候,对象上全覆盖,打造出全过程人民民主辨识度较强的基层单元。”新塍人大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2022年新塍人大组织代表参与省、市、区人大线上发布各类主题活动58次,参与代表共计641人次,提交意见建议1114件;收集民情民意518件,完成处理502件。


标签: 新塍镇 责任编辑:茹萍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