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财经社会
秀宏集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2021-11-29 09:41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撰文 金 艳 周雪芳   谢芦云 陈硕勋

  重大项目建设是扩大有效投资最有效、最直接的举措,也是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引擎。今年初以来,秀宏集团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凝聚力量、力求实效,在房建类项目上发力,以“品质工程”活动为载体,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有效提升秀洲区位优势和城市核心竞争力,充分体现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

  让全区老人拥有看得见的美好晚年

  在位于秀洲区新城街道启蒙路1号的秀洲区康养中心项目现场,机器声隆隆,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施工建设。伴随着项目的建设,崭新的养老生活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在秀洲区,平均每四个人就有一位是60周岁以上的老人,这个民生项目让全区乃至全市老人们拥有看得见的美好晚年。”秀宏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秀洲区康养中心占地面积为13.57亩,设计建设规模为地上14层、地下2层,建筑总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总投资2.59亿元。

  围绕“打造养老居住舒适化、服务人性化、能耗节约化、产业引领化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目标,该项目除了建设康复辅具展示和租售服务中心、为老助餐配送中心,还包含老年人康复理疗和中医养生中心、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中心等。

  “该项目是秀洲区优化养老资源布局、补齐民生领域短板的一项重要举措。”秀宏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康养中心的建设实施,旨在创新养老生活方式,满足老人社交休闲、养生健康、精神文化多种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同时,该项目在顺应浙江省康养体系的改革方向的同时,也填补了秀洲主城区公共养老服务配套设施的空白,满足区域老年人对机构养老的品质需求。

  “建设工期计划为720天,我们力争在2022年竣工并投入使用。”该负责人表示。

  为秀洲打造现代化城市形象

  “自项目开工以来,我们克服了疫情停工,土方外运困难,施工现场周边条件复杂等问题,目前一切进展顺利。”在秀洲国家高新区,16层高的嘉兴秀禾发展大厦沐浴在阳光下,工人正在对大厦进行室内装修和幕墙施工。

  嘉兴秀禾发展大厦项目位于东升西路南侧、秀洲大道东侧,项目总用地面积1142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4828.5平方米,建筑高度77米。“项目所在区域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招商引资势头良好。”秀宏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为加速经济模式扩张、优化产业结构积蓄了前进力量。

  秀禾发展大厦作为新建的现代化商业办公场所,将为入驻单位提供优质便捷的办公环境。“同时,一个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办公建筑,将对员工的行为产生良好的引导,帮助员工塑造行为风尚。这些都能够有效提高工作办事效率,有利于经济快速发展。”该负责人表示。

  该项目的建设不仅优化了秀洲区整体城市办公布局,丰富了地区的产业结构,并且向外界展示一个全新、现代化、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城市形象。与此同时,该项目在改善办公条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了土地利用效率的问题,力求做到利用经济合理的土地面积,创造规范化、高标准的办公场地,实现商业办公的集中化。

  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夯实基础

  “秀禾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中心项目已经于2021年8月完成竣工验收,预计明年就可投入使用,未来将在推进秀洲区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秀洲区洪新公路东侧、嘉湖公路北侧,一幢崭新的大楼拔地而起。

  据悉,秀禾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中心项目总投资约1亿元,包括科研综合楼项目及优质水果园大棚项目两部分。其中科研综合楼建筑面积19080.09平方米,优质水果园用地227.45亩,计划建设150亩大棚及配套附属设施。

  “该项目投入使用后,将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来源。”秀宏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承担全区79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和8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食材统一配送工作,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保持食品安全和质量稳定,不断提升配送服务水平。

  在各个项目建设过程中,秀宏集团十分重视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通过现场勘查、例会制度和考核检查等方法对项目进行统筹管理,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会同各方单位积极协调现场突发情况,要求施工单位科学制定施工计划,使建设工程按计划顺利完成。”该负责人说,接下去,秀宏集团将围绕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发挥国企在履行社会责任、承建政府民生项目上的主力军作用。


标签: 秀宏集团 责任编辑:茹萍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